“幸好我們提前摸底了,回去後可以盡快把我們摸底的情況彙總上報,爭取我們村能夠在第一批拿到危房改造項目專項資金,可以盡早動工為貧困戶改建住房。”回村上的時候,劉龍江在車上說。
“按照鎮上傳達的相關精神,給貧困戶的住房改建款隻有兩萬五,這點錢恐怕不夠貧困戶修房子吧?根據農村的傳統,每戶至少要有三間正房,中間的堂屋加上兩邊的耳房,再有兩間偏房,一間豬圈加一間廚房,算下來成本至少要四五萬才行。”刁世平皺著眉頭算了一筆賬說。
“是呀,現在村裏的貧困戶,恐怕不容易拿兩三萬出來修房,我們還得想想辦法。張軍,之前我們商量那個宅基地退出補償的事情,有沒有可能呢?”劉龍江也同樣擔憂,忍不住問張軍。
“宅基地退出補償如今雖然在我們縣裏試點,但是還沒有全縣推廣,所以還需要去國土局谘詢一下情況,看能不能提前在咱們村裏推廣。這樣吧,回去我整一個申請報告,以咱們龍溪村村委的名義,向國土局申請垤我們村來試點宅基地退出改革,看看能不能為貧困戶再爭取到一筆補償金。”張軍想了想說。
“如果能夠爭取到最好。兩萬五的危房改造補助加上一兩萬的宅基地退出補償,基本上足夠每戶修建標準的住房了。當然,如果貧困戶有存款的願意多修一間房也是可以的,不過那肯定是少數人了。”刁世平笑著說。
“那咱們努力些,爭取把宅基地退出補償項目爭取下來,這樣為貧困戶爭取到的修房款就更多,可以一步到位修成貧困戶滿意的住房。”張軍也笑了。
回到村上,劉龍江召集村委幹部開會,將今天鎮上的會議精神傳達給大家,又把三人在車上商量的一些工作提出來,讓大家發表意見。
“關於貧困戶危房改造這一塊,我們已經商量好,由小張書記出麵去向縣國土局爭取宅基地退出補償試點,再加上貧困戶建房補助,那樣每戶貧困戶大致能夠爭取到四萬多至五萬多的修房款,可以幫助他們直接把住房、豬圈、廚房以及廁所全部都修好,減少後續的麻煩。
之前安排大家考察思考新建黨群服務中心和易地扶貧搬遷、新村聚居點的事情,最好靠近整個村子的中間一些位置,大家都有些什麼樣的想法,可以提一提。”劉龍江望著眾人說。
“我們現在的村辦公室位置,就偏龍溪河上遊了一些,下遊幾個社的村民過來就比較遠。如果要新建的話,可以搬到張灣附近,到時候新村跟張灣合在一起,規模會更大一些。”周慶中說。
“張灣那邊的山坡較多,池塘也較多,如果修到那邊的話,還需要平山坡填池塘,可能會更麻煩一些。我的意見是可以修在水稻基地的工房附近,那邊的位置正中間一些,而且周圍的地勢較平坦,距離龍溪河大橋也比較近,水源更好一些。”葉明英提議說。
“可以修到大地灣旁邊的麻柳灣不呢?這個地方也是靠近河邊的,而且離河壩也較近,村民到河邊洗衣服也方便。還有這邊原本就有好幾個院子,人口比較集中,以後會更加熱鬧。”何小蓉說。
“我支持葉姐姐說的地方,這個位置可以說是最中心的,周圍遠處有龍丘山、龍岩山和龍崖山,而且幾條公路都在附近交錯而過,交通也非常便利,水源地也近,到任何一個最遠的社也不過一二十分鍾,村民來辦事情更加方便。”陳波則支持葉明英說的地方。
“張軍,你的看法呢?”劉龍江聽了都隻是點點頭,並沒有表態,最後問張軍。
“我比較了幾位說的這三個地方,相對說來確實是葉姐姐選的這個地方位置更好,可以輻射到周邊各個社去,也適合以後修建新農村。但是,這裏距離水稻育種基地太近,如果建成了新村聚居點,以後村民排放的垃圾和汙水,就有可能影響到稻田。因此,我之前的想法是,從這個位置再往下遊移動一公裏左右,以龍鳳灣為中心修建新村,就可以避免以上問題。”張軍指著龍溪村的地圖對眾人說。
眾人都仔細地看著張軍所說的地方,回想著這個位置的情況,大家都是熟悉的,所以很快就明白了張軍說的這個地方位置確實更好一些。
“其實之前我跟刁主任商量的地方,也是明英所說的這個位置,但是剛剛聽張軍一說,我們確實應該注意環境問題,絕對不能影響到水稻育種基地的土壤和水質,不然那就得不償失了。現在仔細看看龍鳳灣這個位置,確實是最好的地方,我對張軍的提議沒有意見,刁主任你看選這個地方行不行?”劉龍江看了一會兒才點頭說,最後望向刁世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