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聯合軍事演習(1 / 2)

2012年6月,西北的初夏,風沙很大。

預警中心大x雷達那奪人眼球的造型,讓它在一望無際的戈壁上顯得異常醒目。

在這裏已經工作兩年多的張佳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潔白的肌膚已經變成了小麥色,臉上也留下了常年被強烈的紫外線暴曬和西北風刮過的痕跡。

不過,大X雷達終於完成了從試驗狀態進入實戰狀態的準備。

2012年9月,ST-2完成了最後的靜態測試,技戰術性能良好。

中電集團81所和預警中心聯合開發的反導指控係統,也完成了調試。

整套係統不僅把地麵的預警雷達和武器裝備的製導雷達等雷達信號融合了進來,還通過北鬥定位係統,從空中到地麵,全方位掌握來襲目標的各種方位、距離、速度參數。

指控中心、武器平台和預警中心,在係統中實現了完美的融合,達到了數據共享、指揮控製一體化的目的。

上級決定,擬定於2013年5月,進行中段反導係統的第三次靶試。

而這次靶試,與前兩次靶試截然不同,非常特別。

因為靶試是和一次演習同時進行的。

中國和E國軍隊,計劃在2013年5月,進行一次聯合軍事演習,演習名稱:“紅盾使命-2013”防空反導演習。

這次演習的主要任務,是檢驗中E兩國的防空部隊,對彈道導彈的末段攔截能力。

其實,這次演習的性質,更傾向於以試驗性為主,主要是試驗末段反導能力。

畢竟,E國現有的防空武器,隻具備末段反導的能力,他們也想通過聯合演習,試驗他們最新研製的SU-5防空導彈。

這個最新型號的導彈,射程達到了恐怖的400公裏,具有比上一代更優秀的反導能力。

不過,這些數據,都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他們想通過演習進一步驗證,同時,也給世界各國帶來震懾。

而我國,同樣也是本著檢驗最新型號的防空導彈“利劍9B”反導能力的目的,來組織這次最大規模的防空反導演習的。

不過,從數據上來看,我國的“利劍9B”和E國的SU-5相比,在反導能力上,還是稍遜一籌。

這次演習,E國出動了15個防空軍地空導彈營,公平起見,我們也同樣派出15個空軍地空導彈營參加。

與其說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演習,倒不如說是一次真刀真槍近距離肉搏的比賽。

就在演習前夕,有一支神秘的部隊,他們在深夜行軍,開設指揮所,展開兵器,也悄無聲息地進入到了演習區域。

沒有人發現。

星空下,在演習區域幾十公裏以外的反導中心,一片忙碌的景象。

宋小兵看到,這次坐在指揮大廳指揮位置上的,是他的一個老熟人。

那人看起來依然文質彬彬,但已經變得更加成熟。

他精神抖擻、信心滿滿地坐在指揮位置上,氣定神閑,有一種處亂不驚的大將風範。

他就是戰略導彈軍第一旅新任副旅長馮一峰。

宋小兵連忙走過去,開心地說道:“幾年不見,都升任副旅長啦。怎麼,這次由你指揮?”

馮一峰見是宋小兵,連忙站起身來,笑著說:“兄弟見笑了。這次上級把重任交給我,我真的是誠惶誠恐啊,不過,也不能辜負領導們的信任,隻能全力以赴了。宋博士,你的光輝事跡,我早有耳聞,如果反導成功,你功不可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