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秦海鮮酒樓(1 / 2)

“李斯所言有理!既如此,前期便在宮中研製。待工藝成熟後,為了避免工藝泄露,就實行流水線操作,每人負責一個流程。這件事就交給扶蘇負責吧!”

“唯!”

“唯!”

“唯!”

…… ……

“第二,就是大秦的鐵礦分布。這上麵記錄了幾個大秦目前比較大的鐵礦。至於鐵礦的開采工作,就交給尉繚!”

“另外關於冶鐵的技術,朕也一並交給你。保密工作務必做到位!”

“唯!”尉繚拱手。

“還有,鐵礦開采出來後,首先交給墨家一部分,讓其研究天書上新的農耕具,稍後我給你一份手抄圖,令其在農忙前,做出足夠百姓使用的農具出來!之後開采的再交給少府,研製新的武器。”

“唯!”

“天書上其它的我們以後再一步步研究。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對象是膠東郡的建設問題。”

諸位大臣,無論文官還是武官,都奮力揮舞著刻刀,誓要把天書上的內容記載完整。

“膠東地三麵環海,水路利用好的話比起陸地更加便利。故,朕欲在此建立三個港口,以供後來的船舶停靠歇息。”

說著,嬴政把整個膠東地區的地圖攤在案幾上,指了指腄縣、濰縣、膠澳三個地方。他是完全按照現在的港口城市煙台、濰坊、青島來打造的。

“啊?政哥這是照搬啊?”許莫撇撇嘴,他這是多懶呀,都不帶考慮一下大秦現下的實情的。

而嬴政的想法是既然後世這三個港口城市建設的都挺好,現在和後世的地理位置相差不大,完全不用再考察其它地方了。

嬴政是一點沒有搬抄的覺悟,仍在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構想。眾大臣聽得連連點頭。

末了,李斯站了出來。

“陛下,這裏建造港口確實能夠促進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不過,膠東並無其它特色,想要進一步發展也有點困難。並且,如果商人都湧往這裏,這裏的人若是都積極經商,那麼這裏的農業發展就要滯後了。”

這個時代因為糧食產量的限製,許多行業都無法高度發展,這也是限製時代進步的一大弊端。

“糧食的問題肯定是首要問題。等鐵礦開采出來,先把農具生產出來,農民的生產力就可以提高。原來需要兩牛三人的耕作,以後隻需一人一牛就可以完成。這樣就解放出了一牛兩個人的勞力去做其它事情。”

說到這裏,嬴政頓了頓,接著說到:“大秦現在剛剛完成統一,弊端還有很多。我們在大力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民生的發展,以免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陛下,如果新的農具可以節約勞力,為何不讓節約下的勞力再去開墾更多的土地,而是讓他們去經商去做其它行業呢?”

在王綰看來,與其大力發展商業,還不如大力發展農業有用。畢竟大秦的國策就是重農抑商,現在嬴政要大力發展商業,確實大大地出乎了他的意料,要知道,當初最討厭經商的人可是他呀!

“農業要發展,其它行業也要發展,隻有農、工、商、科技等全麵發展了,大秦才能進步!關於這些,朕剛才看天書的時候,就已經做了一個初步的設定,等紙、新農具研製出來以後,我們再重新敲定一下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