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時分,劉墉本在自家府中無所事事掐雞鬥狗,忽然太子府侍衛來報,說太子有請下午太子府設宴於眾公子共商國事。
聰明的劉墉嗅出了一絲異樣,昨天二皇子宮外遇刺,今日太子就召其進宮共商國事,他何不會想到其另有所指。
至於共商國事,嗬嗬,當今聖上皇權緊握,怎麼會輪到他陳淩霄代主施政,操勞一切.
越俎代庖的事情,陳淩霄可不會幹,也不敢幹。。
所以.隻是借口罷了..
酒宴進行已久,劉墉適時知道,此行的最終目的也該開始了。因此他才如是說.
“對,我也聽說了,二皇子已經轉危為安了“聽聞劉墉這樣說,太子陳淩霄對麵一人也接著說道,目光深深的望了一眼劉墉.
能赴宴的人誰都不是傻子,見有人開口說了,再傻的人現在也明白了此行的目的.。
隨著那人話落又有一人緊接著說:“二皇子今日雖撿回一條命,但以他的秉性,難免不會再一次丟掉.“那人頓了頓又繼續道:“如果二皇子能有殿下十分之一的才識,也可保的一身平安無憂。“
說話三人中,唯有此人算是說的圓滿,堪稱點睛之語。其他兩人縱然提出了今日的目的,但他們並沒有向此人一樣不僅大大的拍了太子陳淩霄的馬屁,而且更切入主題。。
大家都知道今日來是因為二皇子昨日之事,但他們不知道太子的真真用意,此人這樣一說,接下來便誰也沒有說話.
過了許久.此間的東道主陳淩霄緩緩抬頭掃視了周圍一圈道。
“幸得楚老先生醫術高明回天有術他才僥幸活著,但在我看來,縱然他位尊二皇子,但也改變不了庶出的事實,不過是一孽子罷了,死之何惜...“
眾人聽得太子這般說,似乎心裏更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或許二皇子昨日遇害,那背後下手之人定是太子無疑.。。
一國之主,最高之人無非就是那把交椅上的人,而當朝確有兩位皇子,,所以注定有一人不能坐上去,,自古以來皇子間奪位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太子已經擺明了態度,拍馬屁的接下來自然也不會少,,隻見一時間太子府人聲鼎沸。。不絕於耳.
“對,隻要太子殿下無恙,百年後繼得皇位,死一個皇子也不傷國本。何足道惜。“
“雷兄所言極是,一個皇子而已,何況是庶出。如何與才高八鬥的殿下相比。“
“如果不是聖上愛民如子,聖恩甚隆。柳冰顏何以封妃,他陳浩陽又何以位居皇子“
太子幕僚一時間馬屁聲此起彼伏,儼然不知道自己所雲,竟然議論到陳天敖之事.
“一群走狗而已。也敢言主人之事“議論聲極度高漲中,就在這時候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飄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