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郎,您......這些話是偶然所得,還是一開口就能想到?”
良久之後,衛符終於是忍不住了。
他真的很想知道,這個世界上果真有如此才華橫溢之輩嘛?
以至於有種錯覺,在唐寧麵前,他們引以為傲的才華實在是太普通了!
好丟人啊!
“咳咳——”
尷尬一笑,唐寧哪裏記得他這句話是出自後世,他隻是想要拍一下萬開江的馬屁。
卻沒想到,拍的如此“響亮”!
讓眼前三人再次對自己佩服到五體投地!
拍翻了啊!
唉,日後還是少裝逼的好,說話也要盡量過一遍腦子。
“既然唐大郎不想折煞我等了,如此甚好。”
自嘲一笑,李貞明當即轉移話題,道:“隻是我有一個疑惑想問大郎,您的治學問的方向,確切來說是意圖,是參考了何種學派思想?”
“對對對,我也有此一問!”一旁的衛符當即出言詢問,他是舉人,不比方木鬆差勁太多。
他看過唐寧的一些言論,言談語錄之中似乎在闡述一個全新的“道理”。
要知道,這實在是匪夷所思,一個弱冠的少年,竟然有著開宗立派的可能性。
叫人如何相信啊!?
“其實......嗬......”
淡淡一笑,唐寧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推崇何門何派,隻是取百家之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罷了!
如果硬要說一個的話,他最為推崇的是以陳亮為代表的南宋浙東事功學派。
因為這個學派的主要思想是講究實際,立足於現實。主張\"農商並重\",鼓勵發展農業和商業,倡導輕徭薄賦,利於百姓。
但是他又頗為喜歡朱熹的某些言論,因為這老夫子確實是個有才華的。
把“天理”看做一切價值的源泉,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
這套理論非常之牛逼!
就比如後世大家常說的話:“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講理!你這個人講不講道理?”
其實都是有著朱程理學的影響,是影響了千年的一套哲學理論!
奈何不少理學家喜歡空談心性命理,尊崇天理是道德神學,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王權的合法性依據,弊端很明顯。
還有“去人欲,存天理”,被元明兩代扭曲,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危害甚大!
到了明代,陽明心學發揚光大,世人皆知“知行合一”。
但是知行合一做起來,何其困難!
很多人其實隻是拜在心學門下,空談知行合一,嘴上一套,實際做事又是一套。
簡單來說,心學的要求太高了,很多人都做不到。
如今麵對這個問題,唐寧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闡述自己的內心,當即笑了笑,道:“參考的思想並不是重點,隻要是追求實際學問的學派,我都喜歡。”
唐寧還隻是二十多歲的少年而已,理學心學研究的一般般,確切來說隻是學到了一點皮毛而已。
他著實不願意為了在三人麵前裝逼,從而胡亂牽強附會,生拉硬扯。
到頭來弄得驢唇不對馬嘴,貽笑大方。
簡言之,他不懂的,他不想亂說。
他所提倡的,隻是用心做事而已!
用某位時間管理大師的話來說,就是:“我寧願做錯,也不願什麼都不做!”
“追求實際嘛!?”像是反問,又像是在自問自答,衛符對於眼前這位唐大郎的性格稍微有了一些了解。
似乎不喜歡官僚主義那一套,而是希望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是個有趣的靈魂!
這個人他交定了!
他在家族中的情況,就是想做事而做不得。
自己這一房,早些年前就被分支成旁係,過的如同下人一般,甚至有時候還要仰仗下人鼻息。
若非他用心苦讀,考上秀才得到家族資源,恐怕今生今世就隻是一個普通的衛家子嗣而已!
但考上舉人又能怎樣呢!?
家族裏麵的生意他不許參與,家族議事他隻有旁聽的份,等到用到了他了,他是個寶。
用不到他,他也僅僅就是個舉人而已!
僅僅是個舉人罷了!
這個功名當官,當不上什麼好官,當私塾先生,年紀又不夠......
屬於是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又好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是的,我這個人不喜歡假大空那一套,對於心、理、性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不拘泥於任何一門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