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唐寧開始接手水寇一案(1 / 3)

“好個唐大郎,果真是個厲害角色!”

心中詫異不已,莊蘭成此時此刻也隻逐漸看出來了一些端倪,李、萬、衛三人方才似乎有考教唐寧的意思。

試想一下,江西提點司家的四公子。

怎麼可能不清楚朝堂上的風吹草動呢?

看來,今天他們是有備而來,帶著目的來的啊!

一念及此,莊蘭成當即笑道:“不愧是唐大郎,腦子確實靈活的很,竟然懂的官場之道!”

“不過就是學會聯想罷了!”唐寧生活在前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當然要學會甄別一些被隱藏的信息,就如新聞聯播裏麵的“會晤”“會見”“訪談”“到訪”每一個詞,所代表的意思全然不一樣。

再說了,唐寧本就是寫網文架空小說的。

他多多少少懂一點官場裏麵的學問。

“除了學會聯想,還要知道,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不過是名利而已。”

頓了一下,唐寧笑著道:“越是著急忙慌地現眼,越是想要做成某一件事,越是想要得到名利,某個人,或者是某個團體就會異常活躍。”

“好好好!”

這種強大的邏輯思維,這副見識著實令人嘖嘖稱奇,萬開江三人不由自主地點頭稱讚。

對視一眼,皆是發現了彼此眼瞳中所流露出的欣賞。

“且飲茶……”

瞧見不少人的茶杯已經見底,莊蘭成又開始分茶,示意眾人趕快趁熱品嚐。

“唉,如此說來,加倍征收夏糧竟然是因為黨爭!”哪裏還有喝茶的心思,唐寧興致缺缺。

隻有親眼所見,才能看到底層人民生活有多麼困難。

甚至連劉老漢這種人都被逼成了傻子啊!

他一時間有些心煩意亂!

“且問唐大郎,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這不是考教,而是正常的詢問。

李貞明有此一問的原因是,父親也為這件事感到頭疼。

因為上麵放出話來,說是某個州縣沒有完成任務,就算是這一年的小考不過關,對政績影響很壞。

嘿嘿,說起來,這也是武勳集團的手段。

他們也不是傻子,勾結太監整日在皇帝麵前說道這些事,直接把雙倍征收夏糧和官員業績綁定在一起。

這下,沒有一個跑得掉。

“這,我也沒什麼辦法!”關係到黨爭一事,裏麵的雷霆風暴觸之即傷。

唐寧並非官場老油條,當即發表見解道:“但是,如果能改革,不出十年,不,五年之內,我保證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盈,絕對不會像這樣,為了修建一座宮殿,因為沒錢導致黨爭的局麵出現!”

“哦,唐大郎有哪些改革方案?”眼角微眯,萬開江不禁來了興致。

他很想聽聽唐寧的意見,了解對方想法。

“說到底,還是要大力推廣高產的農作物,民以食為天無需多說。

做到了這一步之後,發展商業,讓普通百姓的銀錢流動起來,讓市場經濟活躍,藏富於民,上頭也好收稅!”

基本上都是一些老生常談,唐寧目前隻能想到這些。

畢竟他還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比如商業稅是幾成,商業所創造的收益是多少,都是要調查研究的。

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是需要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實施的。

“事實確實如此,可是很難有人堅持!”

如何不清楚唐寧的內心想法,萬開江解釋道:“說起來,這種法子是奏效的,當今聖上於十二年前登上大寶,開始著手於改革,大力發展商業,可是到了後來,完全沉迷於享受,這些事就不了了之了…”

聞言,熟悉情況的李貞明忍不住感慨道:“是啊,是因為黨爭嚴重,所謂的改革新政也就草草收場了。”

“好吧……”

唐寧大概弄懂了事情的原委,說到底就是積弊成癰,尾大不掉。

南唐國本來就是在亂世中建立的,其中的政令法律,官員任命,思想發展沒有構一個良好的係統。

反而是畸形的,有著很多弊病的。

按照唐寧的猜想,當今聖上並非不想做一位明君,但是武勳集團壓製不住,那些大老粗時常恃寵而驕,著實是沒有辦法。

他理解那種感受,因為朱元璋都為此頭疼不已,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新皇帝不喜歡老臣,老臣卻覺得自己對國家忠心耿耿,新皇帝就應該聽我的!

這是一個死循環!

“好了,既然這件事我等解決不了,就先不說了吧,以免打擾雅興。”萬開江沒空理會那些賦稅,也不想了解,當即對著唐寧笑道:“大郎,你於詩歌一道可有研究?”

此時,他並非是為了考驗唐寧,而是發自內心地詢問。

他很想知道,唐寧在詩詞上麵的表現如何,說真的,如果能在這一道上小有成就,那他可真是要拜唐寧為師了!

畢竟,當今聖上是個喜歡吟詩作對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