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多事之秋(2 / 3)

羅浩看過圖紙之後說:“設計得很合理,一看就是現代化企業的模式。以後把現在的這些車間、小樓怎麼辦?”

許宏濤說:“在整個大的盤子中,現在這一部分,已經處於一個角落了。按規劃就應該拆除,但我舍不得這十多個老窖池,這些窖池好幾十年了,也許時間更長。我打算把這些窖池保留下來,拆掉其它建築,讓這裏成為釀造一區。”

“這個主意好!這個主意好!”羅浩讚不絕口地說。

許宏濤說:“你看下這個地下酒窖的圖紙,該怎樣建設,我們談一談。另外,圍牆也得建,因而,我們如果能談成,我建議圍牆窖池同時開工,在天冷前完工,窖池投入使用。同時,做好地上花園的所有工程,雖然這些工程不算大,但土建工程盡量完成,至於綠化工程,明年開春再搞。”

“能談成,完全能談成,這幾年什麼活兒都有公認的價格呢。”羅浩說著又向許宏濤遞過一支煙來。許宏濤知道羅浩每次來他這裏,掏出的全是軟蘇煙或軟中華,這次是軟中華一根接一根地向他遞過來,而且許宏濤剛把煙蒂按滅在煙灰缸裏,他的下一根就遞過來了,打火機打著火也伸過來,全套服務特別到位。

許宏濤說:“這事也不全是我一個人說了算。我們廠還有一個股東,她在負責市裏那一塊,她也在找人算。我們原打算招標,但後來想在比較中挑選一個價位合適、質量可靠的工隊,幹好就行。因而我想到了你。”

羅浩說:“這就對了,咱的關係在這呢,我一定把這活兒給你幹好,別的不說,我最起碼幹好這個之後,還想幹以後的那些活呢。”

許宏濤看羅浩說得特別真誠,便說:“如果你來幹,你打算咋幹,說說看。”

羅浩說:“圍牆比較長,我打算最少從三個方麵同時施工,這樣會快些。根基是關鍵,挖深,30公分三七灰土夯實,再做六二放大基礎、五零放大基礎、三七放大基礎到地上兩層,之後是二四牆,上麵三七戴帽,牆高2.5米,整個紅磚純砂漿,5米一個三七墩柱。這樣做下來的牆特別結實,遇哪種情況也倒不了。”

“聽著好像沒問題。”許宏濤聽羅浩一說,覺得比較正規,便開玩笑說。

“那肯定麼。”羅浩笑笑說。“酒窖有圖紙,咱就依照圖紙去做。先是大開挖,挖到10米深,開始回填三七灰土夯實,再做柱子的放大坯墊,再做好柱樁,之後用三七灰土回填到合適的位置,夯實,混凝土硬化。地下的工程完成後,再做梁,上麵用鋼筋連接,澆築混凝土,跟建框架樓一樣。當然,這個上麵也是比較複雜的,得做防水,防止滲漏。四壁也特別容易滲水,因而,四壁用混凝土澆築成板牆是對的,但如果要好的話,外圍還得處理,一種是用油氈做防水,一種是用一米寬的三七灰土層層夯實,用來阻隔外麵的滲水。我剛才看了,這些東西圖紙上麵沒有寫,但這些都必經去做,否則會留下安全隱患的。”

許宏濤聽羅浩仔細地講建造中要注意的地方,他覺得羅浩講得還是比較透徹的。等羅浩講完了,他說:“你仔細算一下,這個得多少錢能造出來。另外,把圍牆的成本也算一下,我們得開會商量呢。”

羅浩說:“圍牆比較簡單,有行情呢。這個地下室,你別看它不起眼,但不比平房成本低,特麻煩呢。”

許宏濤笑著說:“你先算吧。”

最終,許宏濤和張瑞商量之後,由張瑞找了一個懂建築的親戚,作為甲方代表,參與施工,監督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

開工後,在關鍵的時候,如果許宏濤在廠裏,羅浩會邀請許宏濤去施工現場看看,並且對他講解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工程雖然不算很大,但羅浩調集大量人力,幾處同時施工,終於在天氣變冷前完成了計劃中的施工任務,這讓許宏濤感到高興。

離丘泉鎮不遠的一個縣,有一個位於山溝內的小鎮,被稱為西北的瓷都,雖然沒有耀州瓷有名,但也相差無幾。據史料記載,這裏從明代開始燒製瓷器,後來尤其以農家用的粗瓷聞名。這幾年粗瓷銷量漸漸萎縮,廠子生意便有些清淡。許宏濤抽空去了一趟這個小鎮,找到瓷廠,訂做一批500個能貯藏800斤白酒的大酒壇,由他們保質保量生產完成送過來。到次年初夏,這批瓷壇陸續送到了酒廠,清洗之後,通過地下室一角上方一間房子裏類似電梯的升降裝置,被工人搬運至地下室裏,排列整齊,之後用泵和軟管將貯存好幾年的基酒輸入壇中,加密保存。許宏濤打算逐年貯藏一批優質基酒,等到一定年份之後,依靠這些優質基酒,推出幾款具有較高檔次的旗幟產品,以提升酒廠的整體檔次和形象。雖然現在推出了仁酒係列,但是從根本上來看,還遠遠沒有達到一個具有一定生產能力的酒類企業的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