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虹陪診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後,已到了醫院下班的時間,她把檢查報告送給柳嵐,回到宿舍後天已黃昏。
上午200元,下午200元,不錯了。她望著微信上的帳單,兩個橙色的加號及阿拉伯數字“200.00元”讓她感到溫暖和欣慰,這是她用熱情的服務和時間換來的,她應當自豪。
她看著看著,那4個“0”變了奶奶籃中的雞蛋,它們你擠著我,我擠著你,豐富著奶奶臉上的笑容。
從小到大,她印象中的奶奶愛雞蛋更愛母雞。奶奶曾慫恿爺爺改建了雞圈,叫爺爺把雞圈壘得大大的。她說,人住房子越大越舒坦,雞不也一樣嗎?到了夏天,雞圈太小,雞會熱哩。
奶奶清除雞糞也很勤,一周一次。她說,雞圈裏幹淨,雞的心情就爽,心情爽了就多下蛋。
雞蛋當然越多越好,賣了錢,季虹讀書就不受窮。
奶奶總是把雞蛋上的汙物擦得幹幹淨淨,她說賣的時候有品相,好爭價。
田地太少糧食有限,每逢收獲的季節,奶奶就下地撿拾糧食,麥穗、稻穀、花生,啥都撿,富裕戶有好心人,看奶奶瘦得像枯樹,背彎成一張弓,就隨意施舍一點給奶奶。
農忙結束,奶奶撿的糧食堆了一大堆,她的臉笑成三秋的菊花,那一堆糧食仿佛馬上變成了雞蛋。
爺奶也一直養著豬,通過各種途徑給豬弄糧食,總是把豬喂得肥肥胖胖。爺爺給豬圈半個月一清掃,在豬圈裏吊了個小風扇,夏天蚊子多時,爺爺在豬圈裏點蚊香。
有次因為不小心,蚊香燃著了豬圈棚,幸虧發現得早,爺爺和奶奶及時撲救,兩個人都弄得滿頭滿臉黑灰,鄰居們趕來幫忙,發現他倆的滑稽相,大笑不止,談笑了半個多月。
每到臘月初,爺奶養的豬長到二百多斤,宰殺後把錢存起來,過了年季虹開學後,奶奶把一遝錢拿給她,說,富人家的孩子在學校大把花錢,咱家窮,大方不起來,但也別餓了肚子。
季虹一年年長大,終於大學畢業。她想,等參加了工作賺了錢好好孝敬爺奶。但她失望了,當護士的微薄工資撐不起她的孝心。
她望著越長越縮的爺奶,毅然辭職了。她發現一個醫院的醫生僅僅靠賣陪診教材賺了上百萬,她決定先做幾個月陪診師,用實際經驗寫成教材,以更低的價格售賣,真正做到授人以漁,不比那醫生賣得更好嗎?
她想,如果順利,賺到錢後馬上給奶奶做心髒搭橋手術。
教材正在趕寫之中,她的計劃很快就要實現了。想到這裏,心底的快慰泡沫一樣地浮上季虹的臉。
手機來了信息音,竟是黃默山的自拍照,一個正麵一個側麵。他換發型了,以前的殺馬特發型不見了,頭發是全黑色,短短的,兩側的頭發清掃了個幹淨,中間的短多了,前劉海是飛翹式,露出光潔圓潤的全額,顯得利落幹練,神采飛揚。
跟著圖片有一句問話:這回合格了吧?
季虹看著黃默山帥氣的圖片,心裏一動。雖然中午吃飯時他說了想做陪診師的理由,但季虹總覺牽強,她隱隱覺得黃默山喜歡自己,若這個秘密是事實,那他的想法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她記得法國劇作家莫裏哀說過這麼一句話:愛情是一位偉大的導師,能教我們重新做人。從邏輯上,她寧願是黃默山因喜歡自己而接近自己,這一點,是最能說得通的。但是,黃默山僅僅通過她的抖音視頻就聯係她,要做她的徒弟,又怎麼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