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醉心視頻(1 / 2)

黃默山陪爺爺聊了一個半鍾的天,保姆才從外麵回來,解釋說在大街上碰到了親戚多說了會兒話。黃默山說沒關係,和爺爺打了聲招呼,回到自己房間。

他打開抖音,查看自己的視頻留言。

自從幹了陪診後,他對剪輯視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製作水平也一天天提高。前幾天去鄉下陪診完石漢,送他回去返回辛州時,因暫時沒單,有大把閑時間,他拍了不少鄉下的風景照,那縱橫交錯的田壟,那泛著金浪即將收割的麥子,那錯落參差的各種蓊蓊鬱鬱的樹木,那土路上翻騰的灰塵,還有土坷垃間悠然走過的雞鴨貓狗,無不讓他感到新鮮有趣。

他把鄉村風景和陪診石漢的諸多照片混剪,製作成幾個視頻發布在自己的視頻號上,收到了大量的留言,收獲了近300個粉絲。

這種成就感勝過他曾經的開飯店和開歌廳,因為那兩樣他根本沒用過心,壓根兒就是他老子砸錢讓他買教訓的。

而現在,每一個留言都牽著他的心。對特別有感觸的留言,他選擇性地回複。

那些留言中,有誇他帥的,這個他最受用;有誇他心地善良的,這個他也承認;有羨慕他開著奔馳的,這個他頗自豪。

最讓他暖心的是那些支持他理解他工作的人。他翻著留言,發現有這麼一條:

別說老人了,年輕人去醫院都是懵逼的,1樓掛號繳費,5樓看病,再來1樓繳費,再去3樓做檢查,然後去4樓拿報告,再去5樓找醫生,然後再去1樓繳費拿藥,全是類似這樣的,你說對於腿腳不便或者年紀大的人怎麼整啊?

這個留言,無疑是親身體會後的肺腑之言。和它互動的有30多個人,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有的說,這職業很好,將來老了去醫院肯定一整個懵圈,找個陪診師就解決了;

有的說,老了腿腳不靈便,這樣跑上跑下的太辛苦,交給陪診師確實好;有的調侃,為什麼醫院不把掛號、看病、繳費、拿報告都設計在一層樓裏?

他繼續往下翻,有這麼個留言:

我得腱鞘炎疼得動不了,上回就叫了陪診,真是特別方便,路上碰見一個阿姨自己去醫院,摔倒了,我都幫不了,幸好有陪診的小姐姐幫她,真是很好的職業。叫同事叫鄰居幫忙,都不現實,人情不好還的。

這個留言反映了大多數患者的陪診需要。因身體不適或不便,不請陪診師很難解決問題。

下麵這個留言讓黃默山挺有成就感:

我在私立醫院做產檢就是找的類似這種陪護人員,會幫我掛號排隊,給我倒水拿包,還會給我看檢查單,跟我說說注意事項,包括住院找醫生什麼的都有幫忙,因為我家距離醫院很近,不值當打車,她有時候還會開車送我回家,我覺得很不錯。

自己開著奔馳接送,不是更有麵嗎?

這個留言讓黃默山感到既有趣有心酸:

要不是因為醫院谘詢台懶散傲慢的服務態度,也不會有黃牛來乘虛而入當成了一個職業。本來很難得去一次大醫院,人生地不熟的,問谘詢台隻會說一句往那邊,時間都花在了找地方和排隊上,見到醫生就短短幾分鍾,等報告出來老師又下班了,又得重新掛號下次再來,應是把完全不熟悉的醫院跑成了自己家一樣,哪個廁所人少都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