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古渡神遊(1 / 2)

在酒吧裏,黃默山任性地喝了三種酒,而季虹為了應景,隻陪黃默山喝了一杯紅酒。黃默山猜她還念著晚上要錄音頻,便趁著酒勁對季虹譏諷一番,並承諾道:“你放心,晚上睡覺,你睡你的床我睡我的床,我絕不碰你!”

季虹喜歡黃默山的這份爽快,心想原該放下工作,輕輕鬆鬆地玩幾天的,何必如此苦自己。遂立即放開,拿出十二分的精神,陪黃默山多喝了幾杯。

燈光迷離,音樂纏綿,酒意朦朧,佳肴增色。這是滋生曖昧的時刻,讓人犯錯誤的時刻,季虹提醒自己,自己酒量有限,不能陪黃默山放縱的。否則,喝完酒回去,倆人同處一室,必犯錯誤,因為酒最容易亂性。

她開始節製酒量,以抿一口算是一杯,和黃默山碰杯。黃默山知道季虹酒量不行,也不勉強,自顧自開懷暢飲,好不快活。

約莫晚上八點半,黃默山喝得暈暈乎乎,大叫爽快。季虹叫了的士,和黃默山返回客棧,她叫黃默山先回去休息,說自己在下麵轉悠一會兒。

黃默山估摸到季虹在避他,也不理會,徑直進客棧,洗漱一番後,呼呼睡去了。

季虹因喝酒喝得興奮,隻想再獨自走一走千年的古街。在白天,因是和黃默山一起逛的,未能盡興。趁著這夜色籠罩、華燈初上的時刻,盡可看看西津渡的夜色之美的。

燈火搖曳下的西津渡,更加婀娜多姿。每一座房子的防火牆上都設置了燈帶,一直延伸到遠處,仿佛璀璨的銀河墜落凡間,令人迷醉。

看著那燈火,季虹想起張祜的那首《題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都說看景不如聽景,此刻的季虹才覺得並不盡然。夜色裏的西津渡,氣韻斐然,遠非幾十字的詩能夠裝下。

季虹沿著長長的石板路向東而行,走到古街中段,靠南的山牆邊立著唐代詩人張祜的塑像,塑像旁的石碑上刻著他那首膾炙人口的詩。

季虹遙想古時的詩人總能見景生情的,動不動詩興大發,大筆一揮,便是一首流傳前年的佳作。而今人,除了拍怕照,發發朋友群,曬曬自己的風采,是高雅不起來的。

隻可惜如今的小山樓客棧不能臨江,否則真可登樓遠眺,模擬一番張祜,於夜色寧靜中瞥見江對岸閃爍不定的燈火,遣一份滿懷的旅愁。

看完塑像,季虹踱到塑像對麵的待渡亭。據說,乾隆皇帝曾經在此亭中停留過。以前,這裏緊臨長江,滔滔江水就從亭下流過,後來江岸北移三百餘米,如今不見江水隻見亭。

季虹倚亭遠望,心想,我也是乾隆了。

白天,因黃默山催促,季虹沒把西津渡逛夠,她覺得其他景點都不如這個待渡亭能引發她的思古之情。她此刻要重溫一遍白天的場景和感受,把在白天聽到和看到的再咀嚼一遍。

亭旁的石階便是當年下到渡口的路。季虹站在石階上,遙想當年的李白、孟浩然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候船待渡。

小學課本裏的那首《泊船瓜洲》便是王安石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船到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8個字,鑄就了一首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