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回鄉見聞(2)(1 / 2)

季虹的廚藝令黃默山大開眼界,驚歎不已。豬蹄煲、燜羊肉、蒸大蝦、辣子雞,無不色香味俱全,不亞於辛州市的知名飯店;涼拌三絲、拍黃瓜、水煮花生,這幾樣下酒涼菜也做得一絲不苟,入滋入味。

“你這一手廚藝啥時候練出來的?你有這個閑時間嗎?”黃默山好奇地問。

季虹說她五六歲就開始學做飯了,不過那都是基本的一日三餐。真正的照著菜譜上學,還是去年的事。她辭掉護士工作後,在家裏陪了爺奶兩個多月,幾乎天天去鎮上買好食材,照著網上的菜譜做,既鍛煉了手藝又讓爺奶有好吃的,真是一種樂趣。

黃默山說:“你幹護士的工資全讓你孝敬爺奶了,不過,值!”

“小吃小喝的能算啥孝敬!我這次要給奶奶做手術,這才算是真正做了件有意義的事兒。”

“你爺爺的身體好不好?我看他的腰好像不大對勁。”

“還說呢,腰椎間盤突出,他們這輩老年人的通病,累出來的。”季虹說,“到時候給他倆做個全身大檢查。”

黃默山說:“爺奶這年紀呀,不檢查還好,一檢查哪兒都是病,不信你看。我爺爺當年就是,我媽把我爺爺弄醫院去,一檢查,簡直沒一個地方好的,醫生說這要忌口那要忌口,把我爺說火了——聽你們醫生的,等著餓死吧,我啥都不忌!”

“但是,你爺爺的癱瘓和他的飲食關係很大,是不是?”

“確實,但也不能像醫生說的那樣,忌這忌那,我認為要根據自身情況,把握適當的量就夠了。”

季虹說:“不同意。有些疾病,要嚴格忌口才好。比如,到了中期的肝髒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要嚴格忌酒;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要嚴格忌甜;痛風患者要嚴格忌海鮮。這些你應該都知道的,類似的種種情況,一定要把該忌的看成毒藥才行。”

“病在嘴上死在腿上。”黃默山說,“這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能做到的有幾個呢?人生在世吃穿二事,連嘴都管住了,活著還有啥勁?”

季虹說:“這話呀,你跟我閑聊可以,陪診病人的時候可不能這麼說,咱不能誤導人家,咱在患者心中是半個醫生的形象,咱得對他們有引導作用。”

“明白,”黃默山說,“我看人的身體好壞拚的就是個意誌力,誰能管好自己的嘴誰就健康。”

“不全對,”季虹一邊收拾著廚具一邊說,“應該說是現在的人。以前的人窮,飯都吃不飽,還管啥嘴?現在的人呐,我看過一個醫學專家說,毛病都是吃出來的——生活太好啦!雞魚鴨肉,想吃啥有啥,就放縱起來,哪還去管什麼健不健康!

“特別是農村裏一些受過窮的老年人,從前吃不著,現在富裕了,就好好撈個本,這種心理可壞得很,把他們養成了一些壞習慣,等到毛病出來了再忌口就晚了,要不,現在的醫院家家都是那麼忙。”

菜擺滿桌的時候,堂屋裏走進一個年輕人,是季虹的堂哥,剛才外地回來,趁暑假回來看看父母和孩子的。他是季虹專門請來陪黃默山喝酒的。

上午出發前在超市購物時,季虹要買幾瓶紅酒,被黃默山攔下了。黃默山說他車後備箱裏有。季虹也就不客氣了,說:“那好吧,我不跟你爭了。你說紅酒的利潤是成倍的,超市裏賣的五六百的還不抵你後備箱裏的,我就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