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古的五個子女在兩天內先後趕了回來。碰頭後,統一了意見,決定向顧娟所在的家政公司索賠50萬。
顧娟從醫院回到馨州家政後,立即向季虹彙報了陪診邱古的全過程。季虹聽了頗為感傷,連說老人可憐。然後安慰顧娟別怕,69歲的老人,賠不了多少錢。
“你也懂這個?”顧娟意外而又驚奇地問。
季虹說:“你別忘了,我現在可是家政公司的老板之一,這個家政公司有法律顧問的,我跟人家可是學了不少東西了。”
顧娟立即追問:“你說說這件事,該賠老人多少錢?”
季虹侃侃而談:“這件事屬於意外事故,可以拿車禍來做參照。一個在車禍中喪生的人,死亡賠償金按照打官司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邱古是農村戶口,咱辛州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7500塊左右,邱古是69歲,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也就是說,賠償11年就夠了,那麼,17500元x11,是192500元,不到20萬,怕啥?”
“啊?20萬,都要我賠呀,把我賣了吧。”顧娟嘟著嘴,一臉沮喪。
季虹拍拍顧娟的肩膀,柔聲道:“別怕。算你幸運。你這個單是在咱陪診平台分給你的,出了事故,按照合同,風險由平台承擔80%。個人承擔20%。如果賠20萬,你要賠償4萬喲。這些給你們講過的,也寫在公司的規章製度裏,你沒印象?”
顧娟想了想,點了點頭:“是講過,但我沒在意。誰老想這個呀,多不吉利……4萬,我半年白幹了。”說著,似乎要哭起來。
季虹心裏一陣難過,鼻子也跟著酸起來。認識顧娟大半年了,和她笑過鬧過,教過她也幫過她,平時沒有好好地去感受友情,但在挫折意外麵前,在傷痛眼淚麵前,她忽地感到友情如此珍貴,同時也感到弱勢群體在困難麵前如此不堪一擊。
季虹安慰道:“先別想這些,萬一人家講理,不跟咱索賠呢。”
顧娟:“連鮑飛都提前打了預防針,不索賠才怪呢。”
季虹:“我剛才算的,是按照車禍來參照,指的是駕駛員負全責的那種。邱古是自己栽倒的,咱們是次要責任,真要是上法庭,賠不了20萬的,估計不到10萬就能擺平。”
“這是你的看法還是法律顧問的看法?”
“都一樣,不信你看。等會兒我問問法律顧問就知道了。”
季虹說完,當即打電話谘詢了法律顧問,結果和季虹說的一模一樣。顧娟喃喃道:“照十萬算,我也得兩萬……”
“好了好了,別算了。到時候我給你分擔一些。”季虹舉重若輕地說。
“那多不好意思呀,我的事兒叫你背鍋,不行的,我自己扛。”
“別爭了,就這樣。”季虹拍怕顧娟的肩,“一定要替我保密喲,要不然以後再有這樣的事兒,我不好做的。”
季虹和淩宇當晚就邱古意外死亡一事共同谘詢了家政公司的法律顧問,法律顧問的指導意見是,最多賠償8萬元,不服的話,法庭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