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如期開業。
林倩和顧娟各就其職。林倩當護理主任,顧娟給運營經理當副手,兼顧培訓。
淩宇因擔心季虹繼續挖家政公司的人才,又兼通過內線學得了季虹的全部課程,就捏了季虹“挖牆腳”的錯,意欲把季虹趕走。
怎奈季虹咬住合同不放,淩宇隻得把季虹當初入股的十萬元退回一半給季虹。季虹念著自己有一部分錯,也要用顧娟,況且淩宇把話說到了那個份兒上,留下來已沒意思,索性收了淩宇的五萬元,帶著顧娟和淩宇分道揚鑣了。
淩宇呢,雖損失了五萬元,但念及此後不再有季虹的分成,心裏猛一陣輕鬆,好比迎著春風甩掉了厚厚的棉襖。
因季虹在開業前一個月就通過多種途徑打了廣告,馨周養老院在整個辛州城幾乎無人不曉。時不時地,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去養老院裏觀摩,看環境看裝修,看設備看格局。
這期間,季虹對員工加緊培訓,並專門在觀摩者麵前展示,算是秀肌肉。
她把陪診師的培訓課程和養老培訓的課程綜合起來,用自己幹陪診的親身體會,再參考別的養老院的服務準則,寫出了一套完備而極其人性化的培訓課程。
“秀肌肉”的時候,她讓員工們穿著整齊劃一的工作服,在培訓大廳裏坐得筆直筆直的,像一尊尊雪白的雕塑,把觀摩者看得嘖嘖連聲。
觀摩者們看完後,無不爭相誇讚,說這絕對是辛州第一流的養老院。話題於是引入收費方麵,收費明細就在牆上掛著呢,看吧。
一比較,就性價比而言,馨周養老院又是最人道最地道的。於是紛紛表示,風景這邊獨好,到時候來這裏養老。
如此,開業前的半個月,馨周養老院的名聲就出去了。不少同行悄悄地前來觀摩,軟實力一時看不到,但硬件讓他們服了。
“這設備,大手筆啊。票子多,當然牛了。”
“聽說這養老院的前身是個工廠。這地皮加廠房值千把萬呢,這老板還有個工廠,人家腰粗著呢。”
“這個老板,我看是大腦被驢踢了,收費這麼低,能賺到錢嗎?”
“人家是錢多玩瀟灑,圖名聲不圖賺錢,就是把咱們坑苦了。”
開業這天的一大早,林倩、顧娟、肖逸和許木心、王小建都早早到場。他們聯合送了十二個中式花籃和四個大大的匾額擺在大門口,然後從樓上扯下長長的開業條幅,紅底黃字或黃底紅字,紅黃交錯,一派輝煌。
王曉瑞自己單獨贈送了一個牌匾和四個花籃。
養老院開業一個月前,季虹找到他談了合作。王曉瑞的中醫按摩理療已拿到結業證,他有父親的中醫撐腰,自己也格外鑽研好學,正需大試一番身手的。
讓季虹沒想到的是,葉永秀和甄雙竟送來匾額和花籃,意外的驚喜讓季虹不知說什麼好。甄雙拉著季虹的手說,她母親的手術很成功,雖然醫生說最多還能活三年,但她母親很滿足。最讓她欣慰的,是她母親原諒了她。
“要不是你當初找到鎮江,我媽做不做手術,還真不一定呢。”甄雙說她目前在辛州當老師,閑了就陪陪母親,和哥哥的矛盾也化解了,挺好的。
葉永秀在一旁看著,臉上也溢滿幸福。
更讓季虹沒想到的是,老家的同學陸宛芝竟然沒打一聲招呼地來到了現場。她見到季虹就嗔怪道:“老同學,你好奇怪呀!搞這麼大動靜,對我們這一班同學瞞得風雨不透。說你低調吧,你竟然接受電視台采訪;說你高調吧,幹嗎不通知老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