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想著,自然是苦惱不堪,忽然一拍額頭,“對了!我怎麼把它給忘了?就讓這小子練這個,合炁法!增強自身,這個也不會出什麼亂子吧?”唐道士弱弱的想到。自從楚閏中元節去亂葬崗去引遊魂玩之後,楚閏的熊孩子級別就在唐道士心裏升級了!
合炁法,在先秦練氣士徹底從這世人的眼界中消失之後,這部功法就被世人所慢慢遺忘。先秦練氣士,也就是現在很多網絡小說中的修真者。至於他們的消失原因眾說不一,有的說是因為紅塵俗世會破壞道心,有的說這方天地靈氣慢慢的消失,導致人無法再修煉等等。總之說法眾多,但是有一個現象是所有修煉之人的共同看法,那就是自重說中的鴻鈞道祖以身合天道之後,修煉就開始越來越難,直至先秦練氣士之後,這世上似乎再無修煉之人。合炁法便是先秦練氣士的基礎功法。當然本書堅決不會出現飛天遁地法寶對決的修真世界,著點請放心。關於先秦練氣士也會隨著楚閏的步伐慢慢揭開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現在唐道士打算讓楚閏練合炁法,當然不是說讓楚閏練得有多厲害,修道成仙。先秦練氣士消失之後,得道成仙就已經成為一個傳說,至多是羽化歸仙的說法。如今的合炁法,修煉起來難度確實大大提高了,天資聰慧根骨上佳者,或許一年半年合炁,一年小成。若是根骨不佳者,或許三年五載未必能合炁!
合炁法修煉一途,索然關鍵在於一個“合”字,但是合炁之前,卻必須抱守靈台,意守本心,方能合炁,合炁之後方才算是入門。修習合炁法,每日需卯時三刻起身淨身、靜心。自然吐納,以待辰時的到來,辰時過半之前,拜四方,吸東來紫氣為己用,溫養經脈。修習此法,還必須熟悉人身經脈、穴位的位置和名稱,起隨意動遊走全身,若是修得快,小周天開通,則可卻病延年,邪氣不得入侵,若能修得傳說中的大周天循環,則可延年益壽,百病不生。當然前期是你不要自己去作死。
修習合炁法前期,以炁為主,合炁之後,便以合為主。上至天象星宿,下至山川草木,皆是修行合炁法的修煉資源,但合炁法以“合”為主,並不是略多草木精華為己用,而是合炁之後,將自身之中的炁與修習合炁法的對象交換循環,陰陽五行互動,共同產生能量,這類似於道教分支之一的性命雙修之道。修習合炁法的,大多為修道不久之人,對於道的認識還不深,若是你問他何為道?他若回答你“道可道,非恒道!”這樣的人,不是敷衍你,就是在扯淡。道可道,非恒道!這是太清道德天尊之道德真言的總綱,一般人或是入門的修道者又豈能理解?修道三年後,若能真正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我說的是真正的理解,便算是不錯了。而合炁法的修習總綱裏也有這句話,所以修習合炁法是堅決不會以一種掠奪式的方式來修煉的。
唐道士讓楚閏修煉合炁法,一來是為了消磨時間,以楚閏的性格來修煉合炁法,即便是天資再高,心若不靜,也難以合炁,二者楚閏已十七歲,這合炁法不是武功,對根骨要求不高,但是若是年青人修習起來自然是要好處不少的。青年體內的生機比老年人要多,而且多的不是一星半點。修習起來自然是事半功倍;三來嘛,用合炁法磨一磨楚閏的性子,讓他不要那麼毛躁。
心中這般決定之後,唐道士悠然的喝著茶,隻待楚閏砍完樹回來,就讓他開始修行合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