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現狀:中國電影那些事兒(11)(1 / 1)

韓國電影:2008喜訊缺席

急需把脈診治

2008年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電影產業都在積極尋求發展途徑,而對近在身旁的韓國電影來說,2008年是佳音缺席的一年,這一年韓國電影減產、市場占有率降低、電影公司破產、本土觀眾流失、類型片風光不再、藝人片約銳減,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韓國電影如此低迷?恐怕要歸咎於出品蒼促、製作粗糙、類型嚴重雷同、不注重市場變化等原因了。

韓國恐怖電影減產

質量低劣導致惡性循環

在韓國,每年的五月至八月可謂是恐怖電影的黃金季。就拿去年一年來說,在五月至八月期間就有數部韓國產恐怖電影與韓國觀眾見了麵。其中也包括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奇談》、《解剖學教室》、《抽象畫中的越南少女》、《兩個人》等恐怖電影。由於各恐怖電影的製片方都想搶占黃金季的市場,一場場激烈的檔期之爭在所難免。加上每年最先上映的恐怖電影幾乎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收入,為了討個吉利,各公司更是不惜代價,想方設法搶先上映。

在一段時期內,韓國的恐怖電影非但沒有取得任何進步,反而有退步的跡象出現。韓國恐怖電影的衰亡原因究竟何在?各製片公司都想盡可能地縮短拍片周期,以便搶在暑期檔上映。許多計劃在五月上映的電影早在三月就完成了所有拍攝工作。因此,許多人將恐怖電影稱之為季節性買賣。在這樣或那樣的主客觀影響下,韓國恐怖電影的製作陷入了惡性循環。過於追求拍片速度就無法保證電影的質量,電影質量的下降又直接導致了觀眾數量的減少。

最近幾年,隨著賣座的恐怖電影的減少,眾多投資者都不願為恐怖電影投資。許多計劃中的恐怖電影都因無法找到投資者而夭折。有一部計劃在明年上映的恐怖電影已完成了前期的籌拍工作,但就是因為投資者的資金遲遲未能到位,製片方隻好將拍攝計劃延期。

韓國電影虧損率達90%

電影公司紛紛裁員

韓國影壇連續兩年不景氣,國產電影虧損率超過90%。近日,各大電影製作公司紛紛宣布將開始裁員。

近兩年來,韓國國產電影虧損率超過90%,2006年上映的108部韓國國產影片中最終盈利的隻有22部;2007年上映的112部影片中實現盈利的不到13部。2007年一部影片的平均製作費從2006年的50億韓元下降到了43億韓元,不過一部影片的平均票房收入卻隻有24億韓元,平均收益率為負42%。例如Cinema

Service公司,該公司在2007年製作發行的影片《黃真伊》耗資100億韓元,但上映後票房成績卻一般,此外《兒子》、《打架》則都票房慘敗。因此,年初韓國Cinema

Service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向職員們發出了“6月前請找好下一份工作”的通知。另外,近日韓國國內最大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sidus

FNH也開始進行結構調整,該公司去年發行的《裏長與郡守》、《死也要Happy

Endding》、《充滿心機的申小姐》等影片全部都以赤字收尾。

對此韓國電影行業相關人士表示:“韓國電影在前幾年的鼎盛時期因為大量投資資金的湧入而產生了很多泡沫,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些泡沫全部擠掉,無論是進行裁員的公司還是被裁掉的職員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韓國一季度票房下跌

50部電影市場占有率僅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