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常青來到辦公室時,何樹林已經在他的辦公室等了近半個小時。

何樹林高瘦身材,一雙眼睛雖然小,但卻閃著精明的亮光,左手提著一個公文袋。

見到王常青,何樹林快步向前,伸出右手,與王常青伸出的手握在了一起,口裏不住地說著:

“王局,你好,你好”。

王常青在專屬他的椅子上坐下,招呼何樹林也坐下,何樹林從公文袋內拿出相關材料和可行性報告,恭敬地遞給王局。

王局認真地看了看可行性報告,然後抬眼盯著何樹林說:

“何廠長,難得有你這樣一個勇於改革,大膽創新的好企業家,昨天晚上我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全國都開始興起引進外國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熱潮,我們顯然是落後了,所以我決定堅定支持你,而且我有一個想法,組織我縣的一批優秀企業家到德國去考察,一是到外麵見識見識,二是向人家學習先進經驗”。

“王局,不是我貶低以前的老局長,領導還是年輕點好,思想開放,想法多,我在一年以前就提出了引進設備這個設想,但老局長就是不同意,前怕狼,後怕虎,有了你的支持,看來我的這個願望可以達成了,至於你提的出國考察的想法真是太好了,不如就借這個契機,經費由我廠開支,邀請相關領導一起,我們到德國去實地考察一下”。

“好,何廠長,你真是一個有魄力的好廠長,有你這樣的好廠長,我縣的工業何愁不興,我馬上和縣政府溝通一下,你也要去拱拱火,盡快把這件事落實下來”。

何樹林興奮地站了起來,趨步向前握住了王局的手:

“和英明想幹事的領導打交道就是不費勁,兩年來我為這個項目跑斷了腿,終於找到一個誌同道合的了”。

“何廠長,你放心,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說服縣委縣政府,不過你也要加把勁”。

“好,好,好,王局長,今晚捧個場我做東叫上胡縣長及相關領導我們好好就此項目溝通一下行不行”。

王常青笑咪咪地看著何樹林:

“等我和胡縣長溝通以後再答複你吧,不過老胡可是我們縣裏的一把壺,你要好好物色一個陪酒的哦”。

“這你放心,我辦事,你放心”。

何樹林辭別王常青,幾乎是飄回廠裏的。

王局已經決定把引進項目當成工業局的一個重頭戲來抓,一是合乎上麵的改革開放的指示精神,二是能讓本縣的龍頭企業上一個台階,也是自己的一大業繢,三是在重大的經濟活動過程中自己也有油水可撈,顯然何廠長是心思活絡的人。

王局叫來秘書,吩咐他立即寫一個有關引進項目計劃書,好上報縣委縣政府。

這個項目在老局長在位時,就已經探討過,但是老局長持堅決反對態度。

但何樹林何許人也,通過活動他取得了主管工業的副縣長胡柏璋的支持,為此縣委縣政府做了專題研究,無奈縣長鄧良表示堅決反對,李書記則舉棋不定,這個項目也因此流產。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李書記年事已高,再有兩年就到了退休的年齡。

縣長鄧良盯書記的位子已經很久了,所以這幾年鄧良和李書記之間時常發生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