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今日之後再無漢王(2 / 3)

項羽從來就不是不善言詞的人,且中氣十足,如此一番言語,傳得極遠,不但左右的大將們都聽到了,諸多士卒也都聽到了。而他的用意也不過是不想讓部下們以為他項羽是不講情理故意強要除去劉季的。

蕭何和張良神色都是一變,他們倆已經意識到項羽要除掉劉季的心思了,張良當即出聲道:“羽將軍,張良有話要講!”

項羽看向雖然狼狽卻依舊不掩美男子氣概的張良,神色稍微變緩,“張良你是想替劉季求情?”

“羽將軍,且聽張良一說。”張良彎腰作揖後抬頭直言:“張良不是替沛公求情,而是為了將軍。將軍如今已然入關,不日將入鹹陽,推翻暴秦近在眼前了。將軍自然是天下皆知的大英雄,不但是楚人,其他各國的人俱都敬將軍為天人。而張良知道,最替將軍高興的,乃是九泉之下的項燕大將軍以及項梁公。項梁公為人仁厚之極,若是知道將軍隻聽小人的汙蔑之語就要斬殺沛公,他如何瞑目?而沛公就算出身市井無賴,卻也為推翻暴秦立下了大功。將軍不賞他反要殺了他,眾諸侯會如何想?天下人又會如何想將軍?為了將軍的英名,還請將軍聽良之言。”

張良的話雖然被風吹得破碎,但是該聽到的人都聽到了。

“羽將軍,小人蕭何以及沛公手下所有的兄弟以性命擔保,沛公對將軍絕對是忠心不二的。若是沛公真的有反意,今日怎麼會知道這我等幾人來拜見將軍?再則,將軍英勇天下無雙,我們又怎麼敢冒著和將軍兵戎相見的危險而有反意呢?還請將軍三思,莫要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啊。”蕭何也出聲道。

劉季看著項羽冷著一張臉不說話,心中更是焦急了,念頭一轉後咬了咬牙,隨即大聲道:“羽將軍,劉季一人之死並不足惜,隻恐劉季之死讓將軍留有汙名。且劉季的軍隊一路跟隨劉季,除了收納的投降的秦軍,其餘的是楚人和受到秦人迫害的其他各國的流民,他們都是苦命之人,還請將軍放過他們!劉季在這裏謝過將軍了。”說著就要拔劍自刎。

蕭何和張良兩人忙搶上前攔著劉季,又哭又是勸解。

桓楚覺得有些看不下眼了,對著項羽道:“羽將軍,末將以為您圖的乃是天下大業,若是這個時候殺了劉季還當真影響的了您的聲名。不如留他一命,一來顯將軍您的慈悲,二來也可讓劉季感念將軍的恩德,此後忠心於將軍,豈不更好。”

一時之間,除了龍且和虞子期,其他的大將紛紛出言,連陳平都出言道:“羽將軍,或者讓劉季當著眾人之麵發下重誓,絕不稱王。”

項羽冷看了陳平一眼,臉色也更加不好了。他大手一揮勒著韁繩由著烏騅馬圍著劉季走了兩步,大聲喝道,“別說了!劉季的誓言我不相信。至於我項羽的名聲,暗道殺一個劉季就壞了嗎?”

項羽臉上的笑容突然變得譏誚起來,他手下的這些大將們,記憶中隻鍾離昧、桓楚、餘英、虞子期隨著他戰死烏江邊,其餘的人不是背叛了就是逃走了。當然季布在自己身死之後的事怪不得他,但是其他人到底是不是完全地忠心,他項羽還是清楚的。他們勸他為了名聲不要殺劉季,還不是擔心他項羽殺有功之人?冷哼一聲,高聲道:“我項羽不殺有功之人,今日我可留劉季一條命,但是他無視本將軍之命,派人故事守住函穀關之罪也不可饒恕!不懲戒不足以立威,不然天下人都看輕我項羽,誰將我項羽的話放在心上?龍且,斬下劉季一條胳膊以做懲戒!”身有殘缺的人,可為謀士可為良相,卻絕對不可能為王。

“喏!”龍且應了一聲翻身下馬,對著臉色慘白的張良和蕭何道:“兩位還請讓開,羽將軍不殺劉季隻要一條胳膊做懲戒,怎麼你們還是不服?”

兩人知道此時此刻,他們不可能再做錯什麼了,劉季的命和胳膊,自然是命最重要了。兩人起身讓開,留下神色驚恐的劉季。

龍且略微同情地看了劉季一眼,這人真是倒黴怎麼就犯了羽將軍的大忌呢?“沛公,龍且得罪了。”拔刀手起刀落,板著劉季的慘呼聲鮮血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