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低空突襲(1 / 2)

現如今,眼見露西亞“側衛”步步迫近,橫路敬一空尉借助E-2C發來的數據刷新了一遍空情,確認前方一百千米範圍內無其他來襲敵人,就通過兩架F-15J之間的加密通道呼叫僚機,指揮九三三號和自己一起加速爬升,同時切換雷達到單目標跟蹤模式,接通“麻雀”M預上電準備攔射。

兩架F-15J,對抗同等數量的“側衛”,雖然不知道露西亞機的具體型號,橫路敬一也知道這會是場凶險的較量。

哪怕都用SARHM,生番們也有一定優勢,何況對手現在已有了主動雷達製導導彈!

雖然從戰機性能、乃至電子設備的水平上講,駕機迎敵的三等空尉並非不自信,采購自米帝的F-15J/DJ戰機相比露西亞的“側衛”還是更高級一些,然而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的“鷹”式戰機,現在攜帶的AIM-7M“麻雀”卻明顯不及露西亞人的AA-10“楊樹”,射程上的差距讓空自飛行員感到十分棘手。

此外更不要說,北約方麵定名不久的AA-12、代號 “蝰蛇”的主動雷達製導導彈,201飛行隊最近損失的戰鬥機,差不多一半都被推測是被主動彈襲擊,這次又不知道情況如何,倘若露西亞機掛載有主動彈,那麼——

哼,現如今,哪還管得了這些,而今唯有拔刀向敵、“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悍敵當前,卻不知所謂的想到這麼一句偈語,兩架尾焰青藍的“泥盆鷹”在拂曉前最黑暗的沉沉天幕中疾飛,爬升到六千米高度、並加速至馬赫一點四,這時西麵的兩架敵機已接近至六十千米以內,RWR“滴滴”鳴響,九三二號和九三三號幾乎同時截獲了“側衛”雷達的照射信號。

一旦被持續追蹤,導彈也隨就要紛至遝來,橫路空尉一雙眼睛掃視艙蓋外的漆黑夜空,極目遠望也見不到敵機蹤跡。

咬緊牙關看了兩眼顯示屏,綠瑩瑩的目標亮點航跡幾乎未變,空自飛行員卻隻能選擇進入機動規避,通過一連串的超音速蛇形機動嚐試甩脫追蹤:掛載四枚“麻雀”M的F-15J戰機,現在處境十分不利,他們必須接近、或者放任露西亞機到三十五千米距離以內,才有起碼的迎頭攔射可能。

隨著蛇形機動的進行,一邊還要保持持續的雷達追蹤,兩架F-15J和同樣加速、準備BVR攻擊的露西亞戰機還在彼此接近。

戰鬥似乎即將爆發,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中,幾枚彈翼淩厲的灰白色導彈卻已破空而來,來自VVS第239殲擊機航空團、由大尉瓦西裏*科羅廖夫與同僚駕駛的兩架Su-27M搶先發射了一批次四枚R-27EP實施壓製,同時保持大迎角爬升,開啟雷達的下視模式去捕捉橫向變位的JASDF戰機。

對蟄伏一天一夜的239團來說,淩晨時分的出擊,戰鬥意圖是十分簡單明了的。

作為遠東戰場上的重錘,原本擁有很高作戰自由度的維克托*雷澤諾夫中將,現在既然選擇了融入VVS作戰體係,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早晨四點多從前線基地起飛的三架蘇霍伊戰機就掛滿導彈飛越海岸線,他們的任務是“清掃”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劄幌一線的空域,為天明後大舉出擊的前線航空兵攻擊機開辟通路。

所謂“清掃空域”,三架Su-27自然不能一直在空中參戰,龍雲製定的計劃就是前出誘敵,吸引航空自衛隊戰機前出,然後再殲滅之。

此時此刻,六千米高空的一場超視距對抗如火如荼,兩架Su-27M戰機前方三四十千米的海麵上,一架通體灰白的龐大戰機卻在二三百米的低空一路向東,寬闊機身與翼下掛滿了利劍般的空空導彈,處於中間推力狀態的兩台AL-31F-M2引擎,咆哮聲被平靜海麵遠遠反射開去,在天與海的交接處留下一片隆隆轟鳴。

從低空接近東麵的北海道海岸線,一路上保持單向無線電靜默,雷達同樣未開啟的白色二十號Su-27M2,正以七百千米的時速接近敵人。

在這樣低的飛行高度上,掌控座駕進入曲折的“S”型航跡、借以規避北約一方的預警機偵測,憑借超大內油而曲折前進的天空巨鳥上,燈光暗淡的駕駛艙裏,龍雲耳邊聽不到雷達告警器的尖銳鳴響,他知道這時候天空中的JASDF戰機還沒有發現自己,包括戰線後方遠遠巡曳的“鷹眼”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