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第一一四?栒? 王牌的舞台(1 / 2)

在實戰中,一旦不同層麵的反艦平台彼此協同不利、或者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雙方就隻能各自使出殺手鐧,紅海軍一方動用重型反艦導彈亂戰突擊,美國海軍一方則派出大批艦載機、掛載空射反艦導彈發動空襲,雙方的攻擊型核潛艇也會赤膊上陣拚一個你死我活,那樣的話,場麵恐怕就會變得很難看,即使雙方都損失慘重,從整體力量對比上看,紅色帝國也沒法在其中獲得一點戰略收益。

總而言之,眼下的遠東戰局,對紅海軍、對太平洋艦隊來說都是一種困局,這種理解才比較接近現實。

中午時分從哈巴羅夫斯克郊外趕來,參加了挺長時間的作戰會議,身著飛行服的龍雲現在很有一點頭昏腦漲,他一方麵在為接下來的遠東戰局擔憂,另一方麵,腦袋裏全都是關於海戰的背景知識和推演過程,這對一名不熟悉海軍業務的人來說著實是一種沉重負擔,尤其最後得到的結論一點都不美好,也讓他格外提不起精神。

是啊,和天空、乃至陸地上的戰鬥不同,以維克托*雷澤諾夫身份參戰的龍雲能夠快意長空,將所有敵人都打的望風而逃,然而真到了遠離大陸的太平洋深處,他這位紅空軍的頭號王牌就隻能望洋興歎,對戰局毫無一點幫助嗎……

哦,也不能這麼說,其實他還是可以發揮一些作用吧?

從進入會場到現在,一直跟著講解者和其他人的思路,龍雲不自覺的沉浸在“海上對抗”的氛圍裏,他到現在才逐漸恢複了獨立思考,開始以自己的視角、而非一名尋常VVS飛行員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實。

的確,按照當下的遠東戰局,倘若不想讓戰爭演變成一場長期的拉鋸戰,就需要對當麵之敵保持高壓態勢,哪怕一時不能發起登陸作戰,至少也要重創北約的戰略進攻力量;然而另一方麵,遠東戰區總司令部的推演,結論又並不樂觀,那麼除去在海洋上發起進攻、正麵對抗美國海軍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或者說——想到這兒龍雲就有了一個主意,哪怕是在遠洋進行決戰,其他情況都不論,他、或者說維克托*雷澤諾夫,一名紅空軍王牌飛行員,可不可以在這裏麵發揮一定的作用?

這個問題,龍雲一想起來就感到莫名的興奮,他突然意識到,對紅海軍太平洋艦隊而言,倘若要針對宿敵美國海軍發起一場遠海對抗,那麼與其說雙方比拚的是海軍實力,還不如說這是一場海洋上空的較量,這場對抗的勝負,並不取決於水麵艦艇、潛艇的作戰發揮,而主要取決於誰能掌控天空,不論進攻還是防禦,都完全取決於此。

一場天空中的較量,不管形式如何,這不正是一名王牌能大有作為的舞台嗎。

想到這兒,思緒從冥想回到了現實,看一看在推演室裏圍著桌麵坐下來的同僚們,龍雲遲疑片刻,先聽了一會兒會議主持者的發言,又聽取了幾位參謀人員講述的個人意見,就知道與會者都在擔心太平洋艦隊的遠海對抗前景,現在似乎就要達成一種共識,準備彙總起來報告上去,希望總參謀部認真考慮、酌情修改製定過的作戰方針。

就當前的世界大戰局麵來說,如果要保障遠東地區的安全,就地來一場迎頭痛擊般的戰役固然可以,換個想法的話,在其他作戰方向——比如中東或者西南歐發動攻勢,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效果呢?

按照這樣的思路,一位陸軍少將參謀舉手發言,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裏話:

“那麼,按照這樣的推演結果,紅海軍的戰役行動未免就太冒險了。

當然,戰爭從來都是一種冒險,但這樣做的收益,我個人認為是和風險一點都不成比例。

具體的海軍業務,我們在座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不過至少有一點,統帥部有沒有類似計劃,比如在西歐發動一場攻勢,分散美國人的注意力?遠東方向的地麵戰鬥,首先海軍陸戰師沒做好一切準備,短時間難以發動登陸作戰,另一方麵,伏羅希洛夫同誌說的很有道理,”說話間,少將轉頭看一看不遠處坐著的遠東戰區陸軍司令,“目前我軍在遠東集結的摩托化師數量不足,油料、彈藥等儲備也沒有完全到位,這種情況下,如果倉促發動一場進攻,麵對兵員儲備充裕的日本,恐怕很難實現‘速戰速決’的目標。”

“或者,我們可以請求盟友的協助?”

隨著少將的發言,旁邊一位國土防空軍中將、列席會議的後貝加爾防空區副司令舉手示意,“指望短時間內提升遠東軍區的戰備水平,這恐怕是一種奢望,但是考慮到盟國武裝力量的介入,是否可以對局勢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