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發了一個朋友圈,有一個新麵孔的男生出現。不大一會兒給蘭麗君發來了微信“三哥,我要訂婚了。”
“這麼快?過年的時候你們不是才認識?”
“沒有,是我之前的同學,聚會的時候又聯係上了,他家都去我家商量結婚的事情了。”
“那你工作呢?”
“到此為止了,估計以後也去不了,這幾年掙點錢都看病了。”
“怎麼了?”
“都過去了,就是下麵發生了點小毛病,花了兩萬來塊錢,我倆一起去的,家裏都不知道。經曆這事以後覺得還不錯。”
“恭喜,恭喜。硬件設施怎麼樣?”
“還不錯,有兩套房子,雖然有貸款,有一個穩定帶保險的工作,獨生子。父母歲數都不大。”
“那就好,以後就不是一個人了。”
“嗯呀,老大說她去相親了,不知道結果如何。”
“我去問問她,哈哈。”
“老大,你處對象了?”
“沒有,沒在一起,我不太喜歡。”
“那是進行時了?”
“估計不能走到最後。”
“那是沒有結果?”
“他真的挺好的,也挺浪漫的,給我買了草莓,買了零食,還帶了一束玫瑰花。家裏條件也不錯,獨生子,有車有房,長的也不錯。說話有點,嗯。就是挺會聊的。”
“挺會聊的,那怎麼還去相親,不應該?”
“反正我感覺是這樣,我不太喜歡,他說了幾次了,我還是覺得不合適,就沒有鬆口,可能也就這樣了。”
“那你之前說,你感覺還可以的那個呢?”
“那個,都不聯係了,他應該是沒有相中我,不怎麼說話。”
“行吧,二哥要訂婚了。”
“嗯,二哥跟我說了,二哥這都不算快的了。”
“閃婚快。”
“我小姐姐就是閃婚,認識三天就在一起,一周同居,一個月結婚,現在都懷孕了。”
“這速度。”
“你呢?怎麼樣?”
“我也懷孕了,就在家待著呢。”
“啊?那你怎麼沒有分享一下,上大學我跟你說結婚那個姑娘現在二胎都出生了。”
“那可能是真愛了。”
“你說圖點啥呢?那男的長的也不怎麼好,經濟條件也不怎麼樣,還給他生兒養女的,我之前聽說,他爸還給補貼一些。”
“婚姻這個東西可能就真的是冷暖自知。外人不能夠理解想要的是什麼。”
“你說這個對,你說你們在大學處對象的時候,我就在找對象,如今的你們都結婚生子了,我還是在找對象。”
“這不是很正常的嘛。總是會遇見心中的他。”
“其實我想找一個喜歡的,不喜歡的也最起碼是要有感覺的,我不想因為年齡跟合適去結婚。”
“記得金店的標語寫著希望每個人結婚都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合適,或者年齡到了。”
“是吧,我也覺得是,你說結婚之前要不要同居?”
“你這問題,問的,各有利弊吧。”
“你說一個人能裝多久?”
“沒有原則性的問題可以裝很久吧。”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生理需要,萬一達不到要求,這婚後如何生活。”
“說實話,我這婚結的就是順水推舟,沒有那麼多的考量,就是因為當初欠了債,後來得到了一部分的救贖,才會在一起。”
“三哥,你說的救贖是什麼?”
“就是,嗯,看不到的父愛從別人身上的索取吧。”
“上大學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聽過你爸給你打電話。”
“一種擰巴的關係,怎麼說呢?就好像沒有得到的愛,會因為別人的一塊糖而得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