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月拉著王大鵬說起她們現在家,她們這兩年來靠賣煲仔湯已經買下現在這個門麵,還有鎮上的一棟大房子。
“是啊是啊!大鵬,現在我們家可好了,還有兩層樓呢!
為了安全我們還修了四米多的圍牆,圍牆上麵還有鐵木簽子,以前有個痞子想爬圍牆被紮得哇哇叫,最後送到公安那裏還被狠狠打了一頓。”
韓小月一邊煲仔湯,一邊眨著大眼睛炫耀。
“額...賣煲仔湯這麼賺錢?”
王大鵬愣了,好家夥,靠賣湯兩年時間,賺到了一個門麵和一棟大房子,還是改造過的那種,簡直是致富代表啊。
沈秋月眼神中閃過一絲為難,還是低頭靠近他的耳邊低聲:
“做一壇普通的煲仔湯成本3元左右,一壇20碗,一碗賣三毛。”
“做一壇補滋的煲仔湯成本15元左右,一壇20碗,一碗賣1.5元。”
“嫂子做的藥膳煲仔湯可以定做,店裏賣的藥膳煲仔湯一碗2元。”
“嫂子娘家原本是省城做煲仔湯的百年老字號,後來娘家遭難沒人了。他們出事前把傳承都寄給我,沒給錢是怕被查。”
“沒有本事也不敢賣這個高,現在嫂子打的就是娘家的旗號。”
“來我們店喝湯的不是熟客就是有錢的人”
王大鵬喝著煲仔湯點點頭,這就正常了,白龍鎮現在經濟比較落後,但是先富起來的那群人有錢,他們進飯店點的都是幾塊錢一份的菜,喝一碗一兩塊錢的湯也不心疼。
沈秋月看著王大鵬喝完兩碗煲仔湯滿意的點點頭。
“以後想喝湯就來嫂子店裏,不準提錢知道嗎?”
收拾桌子的時候,沈秋月想起最近想做新的藥膳煲仔湯的事。
“大鵬,你家上山挖過山藥和葛根嗎?”
“沒有,你不知道最近一年王家村都在上山撿蘑菇嗎?”
“我差點把這事忘了。”
沈秋月反映過來,一年前白龍鎮附近的鄉村因為海難死了很多人,王家村最嚴重一百多人就回來幾個,王大鵬家沒死人,但是最值錢的漁船沒了,都忙著撿蘑菇賣錢哪有時間挖山藥葛根。
這時韓小月不知道從哪拿來幾條幹巴魚分給王大鵬,搬了一個椅子坐在他旁邊,邊吃邊說:
“大鵬,嫂子做的煲仔湯大部分都用了蘑菇,你家撿的蘑菇可以賣一些到我們店裏,幹的濕的都需要。”
沈秋月也讚成,她早想找機會幫幫大鵬家,隻是一直沒機會,而且因為當初的謠言,大鵬的家人對她有成見。
“缺什麼跟我說,不過山藥葛根那些,挖出來後我認識,埋在土裏我認不出它們的藤...”
王大鵬撓撓頭,他前世很少待在鄉下,沒有這方麵的知識,前身更是二傻子,記憶裏隻有家人挖回家的葛根和山藥。
韓小月就樂了,問了一連串鄉下山上有用的植物,王大鵬沒說出幾個。
開心的她嘰嘰喳喳講解她問的那些植物有什麼用,長得什麼樣。
可惜她對植物有點塗鴉式的描述,讓王大鵬雲裏霧裏,好像聽明白了,但是沒聽懂。
沈秋月忙完坐過來,笑著說道:
“沒聽明白不要緊,過幾天你如果有空,就陪我上山挖些做藥膳需要的材料,到時候我指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