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始皇的一生(1 / 3)

嬴政來到秦非子的麵前,耳朵湊到秦非子的嘴邊,隻聽見秦非子說:“政,我想聽聽你以前是怎麼過來的,怎麼成為帝皇的,這樣等我下去以後也有了吹噓的本領。”

嬴政便坐在了床邊,跟秦非子說起了自己的一生。

當時,中原地區的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號稱 “戰國七雄”。秦據西方,都鹹陽 (今屬陝西); 齊據東方,都臨淄 (今屬山東); 楚據南方,都陳(今河南淮陽); 燕居北方,都薊 (今北京); 韓、趙、魏三國位於中部,韓都陽翟 (今河南禹縣),趙都邯鄲 (今屬河北),魏都大梁 (今河南開封)。各國連年混戰,戰勝則擴充領土,失敗則削減地盤,割據形勢,變化多端。為了避免兼並和兼並別國,當時七國都使出渾身解數。其中就有運用外交手段,聯絡盟國的政治策略。

政的曾祖父秦昭王在位。秦昭王采取範雎“遠交近攻”的兼並方針,大力進攻與秦土毗連的韓、魏二國,領地不斷擴充。為避免三晉聯合,昭王與趙達成與國盟約。按照當時慣例,成約之後往往要向與國送交人質,以示信任。“質”是抵押的意思,“人質”就是活人抵押品,往往由國君的兒子或孫子充當,因此又稱為“質子”。秦趙二國成盟之後,政的父親子楚便被作為質子,送到了趙國。

子楚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安國君名柱,妻妾很多,有子20餘人,子楚排行居中。子楚的母親名叫夏姬,安國君並不愛她。在眾多姬妾之中,有一位深受安國君的寵愛,安國君把她立為正夫人,名叫華陽夫人。這位華陽夫人雖深受太子寵愛,但沒有兒子。子楚的母親不得愛,自身又非長子,所以被作為質子發送趙國邯鄲。子楚到趙國以後,秦國無人關心,趙國也不重視,生活困乏,遭人白眼,完全成為一個流落異國的寒酸公子。

這時,有一位名叫呂不韋的大商人來到邯鄲。呂不韋是濮陽(今河南濮陽東南)人,因在韓國首都陽翟經商發了大財,人稱“陽翟大賈”。呂不韋曆年從事投機生意,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成為戰國時期的著名富商。呂不韋在邯鄲見到了窘迫落魄的子楚,頓時兩眼放光,認為子楚是一件稀奇貨物,“奇貨可居”,打算把他搞到手去發財。原來,呂不韋往來各國都市,對各國政局都很熟悉,對秦國太子宮闈的內幕更是了如指掌,他見到子楚以後,想由商業經營轉向政治投資,以商賈的眼光來看子楚,子楚其人自然也就成為“奇貨”了。呂不韋有了這種打算,便去和自己的父親商量。呂不韋問父親:“耕田能夠獲利多少?”

“獲利十倍。”父親回答說。

“如果投資經營珠寶呢?”

“獲利百倍。”

“如果投資於政治,立君主、定國家,那麼又能獲利多少?”

“那就無法計算了。”

呂不韋把自己的打算告訴父親,說:“定國立君,利大無比,而且可遺傳後人。我決心交結子楚,去為他謀取秦國的君位。”

於是,呂不韋造門拜訪子楚,開門見山地對他說: “我能使公子的門庭光大。”

子楚知道呂不韋是商人,聽了大笑:“哈哈!光大我的門庭?還是光大您自己的門庭吧!”

呂不韋鄭重其事地說: “公子有所不知,我的門庭要靠您的門庭才能光大。”

子楚一聽此言,恍然大悟,於是延請就坐,深入交談。呂不韋說:“秦昭王已經老了,安國君為秦國太子。我聽說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不過隻有她才能確立安國君的繼承人。現在公子的兄弟有20多人,公子又排行居中,不受愛幸,長期質於國外,一旦昭王逝世,安國君立為秦國國君,那麼公子就沒有與長子以及朝夕伴隨安國君的諸兄弟爭奪太子的希望了。”

子楚無可奈何地說: “是啊。不過,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呂不韋說: “公子客居異國,處境窘迫,沒有禮物奉獻親人和交結賓客。不韋雖貧,願出千金為公子西行遊說,疏通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確立公子為繼承人。”

子楚聽後,非常感激,頓首對呂不韋說:“如果您的策謀成功,我子楚將與君共同分享秦國。”

於是呂不韋將500金交予子楚,讓他改善處境,廣交賓客; 同時另拿出500金選購珍奇玩物,自己帶上西遊秦國。

呂不韋來到秦國,沒有直接求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拜訪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對她說起了子楚的賢惠和聰明,說子楚交結諸侯賓客,朋友遍天下,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青年,他身居異國,日夜思念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常說“夫人就是子楚的天”,往往到深夜還在流淚,不能成眠。最後,呂不韋拜托華陽夫人的姐姐把子楚的禮物和問候轉呈華陽夫人。華陽夫人聽姐姐親口敘述了子楚的這番情況,又見到子楚給自己送的厚禮,不禁心花怒放,對子楚就有了深刻的好感。接著,呂不韋策劃華陽夫人的姐姐去遊說華陽夫人,她對妹妹說:

“我聽說,用美貌事奉男人的女人,一旦貌色衰老,男人對她的愛也就弛懈了。現在夫人事奉太子,雖深得其愛,卻沒有兒子,應該趁此時早定主張,在群公子中選擇一位賢孝者作為自己的兒子,把他正式立為繼承人。這樣,丈夫在世時則享有雙重尊重,丈夫死後兒子為王,永遠不會失勢。這就是所謂 ‘一言而萬世之利’。不趁自己風華正茂時樹立根本,等到顏色衰老,愛情馳懈後,雖想開口說一句話,還能夠做到麼?當今諸子中子楚最為賢孝,他自知排行居中,按次序當不上繼承人,他的母親又不為安國君所愛,他自願依附夫人,夫人若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把他扶持為繼承人,就可終生在秦國得寵了。”

華陽夫人正為無子苦惱,姐姐這番肺腑之言,巧妙地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症結。從此,華陽夫人向安國君大吹枕頭風,諸如 “質於趙國的子楚賢能無比”,“來往趙國的人無不稱譽子楚”之類的話灌滿了安國君的耳朵。華陽夫人又拿出受寵女子的涕泣絕招兒,對安國君說:“妾能充備後宮,深感榮幸,不幸沒生兒子,願得子楚為子,立為繼承人,百年之後妾身也好有所依托。”在枕頭風吹和眼淚雨打的雙重進攻下,安國君答應了華陽夫人的請求,並與華陽夫人刻符為信,約定立子楚為合法繼承人。

接著,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子楚送去大批錢財,並請呂不韋作為師長扶助子楚。從此,子楚名聲日盛,譽滿諸侯。

呂不韋為子楚取得王位繼承權後,就返回邯鄲,終日與子楚飲酒作樂,廣泛結交天下豪傑,專等秦國王位輪到子楚來坐,好一展宏圖。

這時,秦趙關係突然發生變化。秦國連年攻韓,昭王四十五年 (前262),大將白起奪取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郡與韓本土的聯係。上黨郡與趙國毗連,上黨守馮亭誓不降秦,於是率郡歸趙。次年,趙派大將廉頗出鎮長平(今山西高平),抗拒秦軍。廉頗深溝高壘,固守不出,秦軍欲進不得,兩國之兵處於長期相持的僵局中。雖然秦趙關係變化一時還沒有危害作為人質的子楚,但其對抗趨勢,卻對子楚的生命安全和呂不韋的政治投資造成直接威脅。

呂不韋廣交豪紳,從邯鄲女子中選取了一位能歌善舞,姿容美麗的姑娘同居。這位姑娘出身於邯鄲富豪,史稱趙姬。子楚到呂不韋處飲酒,對趙姬一見鍾情,當場就向呂不韋提出索取要求。呂不韋正為局勢擔心,而且知道趙姬剛剛懷孕,見子楚如此無禮,頓時大惱。但轉念一想,自己已經把全部家產賭在子楚身上,為一個女人得罪子楚,將會功敗垂成; 再說,趙姬腹中若為男兒,或許能夠釣條大魚,於是就見風駛舵,爽快地答應將趙姬贈送子楚。趙姬隱瞞身孕,轉從子楚同居。

這時,長平僵局也有了分曉。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七月,秦用反間計使趙王撤掉廉頗,換“紙上談兵”的趙括統率長平之軍,趙括冒進,糧道被絕,至九月,趙兵斷食46日,突圍不成,全部投降秦軍,結果,40多萬趙國降兵盡為白起坑殺,消息傳來,趙人舉國大震。十月②,秦軍穩定上黨局勢,兵分兩路,一路攻占太原,一路奪取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試圖包圍邯鄲,吞滅趙國,趙國派蘇代遊說秦相範雎,割地求和,這才暫時遏止了秦軍的前進步伐。轉眼已至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趙姬生下一子,就是嬴政。因他生於趙都邯鄲,故以趙氏為姓; 又因正月出生,故起名為正,一作政。後來趙政歸秦,才從秦姓更為嬴政。趙姬生子以後,子楚把她立為夫人。

嬴政恰恰生在秦趙兩次大戰的間隙,長平之戰已經過去,邯鄲之圍尚未到來,這年正月,時值兩國講和息兵。但和平關係僅維持了數月,同年九月秦兵進攻邯鄲,次年九月將邯鄲包圍起來,第三年,即秦昭王五十年(前257),秦將王齕指揮重兵發起強攻,邯鄲危在旦夕。窮急之中,趙國打算殺死子楚,聊解一點對秦的痛恨。子楚得到消息,與呂不韋商討對策,向防守官吏行賄600金,脫出邯鄲城,逃奔圍城的秦軍,返回了秦國。趙國又打算殺死趙姬母子,由於趙姬是邯鄲富豪之女,母子在娘家的深密掩藏下,竟躲過殺身大難,存活下來。同年,晉、楚、魏等國出兵救趙,秦兵撤退,邯鄲之戰告以結束。

秦昭王五十六年 (前215),昭王死,太子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為太子。這時秦趙關係已經緩和,趙國就把趙姬母子送歸秦國。嬴政在生地邯鄲渡過了大部分童年,9歲的時候才來到秦國。

秦孝文王在位時間甚短,他先服喪一年,然後正式即位,即位三天就死了。接著子楚繼承王位,是為秦莊襄王。莊襄王一即位,便起用呂不韋做相國,封為文信侯,賞賜洛陽10萬戶作為他的食邑。

莊襄王在位時間也很短,3年就去世了。曆史似乎有意地撥快了時間表,不幾年就給嬴政空出了秦國的王位。秦莊襄王三年 (前247),13歲的少年嬴政登上了秦國的王位。13歲的少年兒童還沒有處理國政的能力,因此秦國政權就由政的母親趙太後和相國呂不韋執掌。

政繼承秦國王位以後,呂不韋的權勢進一步擴大。他繼續官居相國,並取得作為國君長者的 “仲父”尊號,不但食封大邑10萬戶,而且家僮萬人,財力雄厚,成為秦國首屈一指的巨大富翁和政治暴發戶。當時各國盛行 “養士”之風,一般權門都收養大批食客,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嚐君,號稱 “四公子”,都豢養數以千計的食客,耀武揚威,名冠諸侯。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養士反不如關東諸侯,這是秦人的羞恥,於是也招養門客3000,讓他們每人著寫見聞,然後為他集論成書,這樣秦國呂氏的書就可包羅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壓倒東方諸子百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