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宸王府層層篩選,最終才有幾套院子擺到了顧清歌麵前。
兩姐妹立馬開始去看房,有宸王府的人帶路,兩人一連看了兩天,經過各方麵的反複比較,才終於敲定了一套四進的院子。該院子整體風格偏江南園林的建造,整個院子白牆黛瓦,曲徑通幽,飛簷高翹,草木生輝。
院中一草一木,一樓一亭,皆錯落有致,一山一水,相映成趣,人在其中,一步一景。
該院子離宸王府差不多有一條街的距離,算得上是一套很好的住所了。畢竟宸王府的位置,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在那邊居住的。人家所在的,可是京都主街那邊,周圍住的都是達官顯貴和皇親國戚,就顧清歌她們這樣的白丁之家,不可能在那邊安家住宅的。
雖然買下這套房子花了不少錢,但顧清歌心裏,更多的是滿滿的歡喜。
原屋主大概剛搬走不久,屋裏很多家具都是現成的,顧清歌簡單看了一下,都還可以接著用,又可以省下不少錢了呢!簡單整理一下,就可以擇日搬進來居住。
根據汪倩倩風風火火的性格,兩姐妹和顧叔父帶著一眾宸王府下人,隻花了不到兩天時間,就把整個院子整理一新。第三日,就直接搬進了新家。
一切安置妥當之後,幾人才開始著手準備暖房事宜。本來顧清歌是覺得自己在京都也沒有多少熟人,直接搬進來住著就行了。
結果,一家人前腳剛搬家,後麵皇帝陛下就大筆一揮,給顧清歌親自題了大門匾額——顧府,還有一道表彰聖旨,派了一對禦前侍衛給親自送到了她家門口,還幫忙掛了上去。
這下子,整個京都,認識的不認識的,來了一堆人給她送暖房禮。
不相識的人家還好辦,不接禮就是,但柳蔓蔓那幾個小姑娘家,不但跟汪家有來往,關係更是不一般。再有就是,幾個小姑娘這些天跟著顧清歌時常見到麵,也混了個人熟,不得不接下她們幾家的東西。
還有京兆府衙的趙文書他們,畢竟當初也承了他們的情,所以也是不能拒之門外的。
再有就是,宮裏各宮娘娘的娘家人,在皇後娘娘的帶領下,眾人來得一家比一家齊。
得了唄!都是貴人,誰也得罪不起,索性院門大開,來者都是客啦!
看著手中統計出來的禮單,顧清歌陷入深深的沉思。這些人中,有多少是真心想來恭賀自己的呢!估計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吧!
但是,人生在世,難免人情世故一場。既然接了人家的禮,那這場謝客宴是必不可少了。
將新買的下人都喊了出來,又借了不少宸王府的人手,才勉強安排好一切事宜。
宴席頭一天,在王總管的建議下,又從京都迎賓樓高價請來了一個主廚,幾個幫廚。第二天才堪堪完成了菜品製作,保證準時開席。
那一天,整個顧府中門大開,高朋滿座,院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常。大門口,王總管帶著顧府新鮮出爐的吳大總管,兩人一起迎客。
顧叔父和墨雲宸,兩人坐在主位,顧叔父陪著來賓的男士們寒暄,墨雲宸坐在那裏充當吉祥物,估計他主打一個鎮宅。顧清歌和汪倩倩兩姐妹則在後院,招待各府女眷。
顧清歌身後,跟著從王府借來的一個嬤嬤和一個小丫鬟,陪同各府主母談笑寒暄,小丫鬟主要負責告訴顧清歌,來的人都是誰家的。遇到那些身家顯赫的進來呢,那個嬤嬤就會親自引著顧清歌與她們寒暄一番。
看著舉手投足間,毫不忸怩作態,自信又充滿大氣的顧清歌,一眾貴夫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原本以為,一個從小沒有親娘,又在外討生活的女孩子,就算她出身高門又如何?沒有後天環境的熏陶和良好的教養,怕是粗鄙不堪極了。沒想到,人家那氣度,居然絲毫不輸給從小培養的世家貴女。一時間,許多人對她的態度悄然改變。
汪倩倩則是在柳蔓蔓幾人的陪同下,帶著各府的千金大小姐們,在顧府的花園裏逛園子。並進行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遊戲,一時間,整個花園裏,時不時就傳出姑娘們一陣陣的清脆笑聲,銀鈴似的,惹得一部分男賓,頻頻側目。
直到送走最後一位客人,本場晚宴總算是賓主盡歡,圓滿結束,但所有人也都累得不要不要的了。顧清歌表示,自己真的不是很適合辦這種事情。她單方麵決定,以後除非必要,不然,她絕不在辦什麼勞什子的宴會,太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