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皆用玩味的眸光看著自己,顧清歌拉住了正要開口的墨雲宸,落落大方的站了起來,對著大長公主殿下盈盈一拜。
“今日小女子厚著臉皮,借國公府上的酒水,向大長公主殿下賠個不是。剛剛在內院,小女子並非是有意不向大長公主殿下行禮的。
實是小女子因親娘早逝,被迫遠走他鄉多年,返回京都時日尚淺,往常都未能有幸識得大長公主殿下真顏。若是因此而惹得大長公主殿下對小女子不滿,那小女子甘願受罰。”
說完也不等所有人反應,她就自己先幹為敬,然後再滿上一杯,接著一臉正色的看著大長公主,一字一句的說道。
“隻是小女子還鬥膽,墾請大長公主殿下慎言,雖說小女子沒有親娘護著長大,但小女子的叔父一直有教小女子基本的為人處世,也知道女子名節大於天。大長公主身為當朝貴女之典範,萬不該因私而做出毀人名節的事來。
今日若是大長公主殿下不說清楚,那小女子就算是丟了性命不要,也要上金鑾殿找陛下前去討個說法去。”
“你……”大長公主這下才找到說話的機會,隻是她剛開口說了一個字,就又被顧清歌厲聲打斷。
“大長公主,小女子雖不才,但在邊疆多年,也用叔父所教醫術救了上千將士的性命。回京後,也給太後娘娘獻上了緩解頭疾的良方。更別說,小女子將我母親的一半嫁妝無償獻給朝廷的事兒。皇帝陛下仁善治國,是以給了小女子一個鄉君封號,以示嘉獎。
不知道大長公主作為皇家資質最長的公主,每年享受著朝廷給以的最優待遇,為朝廷為百姓,您老又作了多少貢獻呢?
當然,邊疆苦寒,不是大長公主這樣的金枝玉葉們該去的地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像我一樣,為謀生而學了醫術。
但據我所知,每年冬天,小女子的義母鍾將軍夫人都會去城郊布施。她跟我說,京都很多夫人都會慷慨解囊,盡己所能的相助於她,希望幫到更多人。但大長公主府上,不知為何,從未參與。
當然啦,這些事情都是我義母和諸位夫人心善,自願為之,大長公主府參不參加都無所謂。隻是不知道,食君俸祿,為君分憂。大長公主殿下,分的是何憂呢?”
聽著她這一番激昂陳詞,大長公主幾番想要打斷,皆被墨雲宸一個眼神強壓了回去。待她說完,整個宴席鴉雀無聲。
“說得好。”白老帝師帶頭喝彩,並鼓起了掌。直到這一刻,他對顧清歌的印象悄然改變。
他一生為師,他的學生除了帝王,天下門生更是無數。他這一帶頭,現場頓時響起了無數掌聲。
韓老爺子則是滿眼欣慰的望著顧清歌,沒想到,這孩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竟然反擊得如此流暢。不愧是他的孫女,性格像他家老婆子。
“大長公主殿下,人家小姑娘的確沒有說錯,食君俸祿,為君分憂,本就是咱們為人臣子的該做的事兒。更何況你還是一國長公主,更應該帶頭起表率不是。
以後還是不要東家長西家短的,就知道眼前那一畝三分地的模樣。還因私攜怨的,做出毀人名節的事兒來,多掉價不是。”
白老帝師見掌聲停下,才一臉語重心長地對著大長公主說道。見大長公主臉色越來越黑,他也完全沒有停下的打算,還一副和事佬的接著說道。
“我相信,大長公主也是妄聽別人胡說,一時的無心之言而已。聽嘉善鄉君說話,你也不是小氣的人。加上今日本就是國公府上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