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為了什麼?有人為了飛黃騰達,有人為了名垂千古,也有人隻是為了簡單的活著。而吳天宏活著,最大的願望,可能就是為了前生的憤恨!
王老爺子的房間是兩間相通,開門後一覽無餘。簡單到幾近寒酸的地步。一張並不柔軟的硬板床,一張老舊的書桌,一條藤椅,側麵半堵牆是一個兩米高的書架,書架上麵的書籍並不多,零零散散,隨意擺放在書架上。
吳天宏一腳踏進房中,視線被正麵牆上的一副字畫深深震撼。普通的白紙,一毛錢兩張的那種,白紙上寫著五個字‘高處不勝寒’,字跡潦草、張狂到極致。撲麵而來的氣勢淩人,透著渾然天成的霸氣,筆跡無鋒,欲內斂但又隱隱鋒芒外露。下筆輕柔,字跡顯得有點模糊,但收尾之處突地加重,顯得有點不協調,但是卻詭異的讓整體透著朦朧感,極富意味!
吳天宏收回心緒,深深的吸了口氣,調整心中的起伏波動,慢慢的走到書架處。書架上的書大部分都是手工裝訂的,書麵已經泛黃,看樣子頗有年月。
隨手抽出一本書,封麵上竟然沒有字跡,吳天宏頗為詫異,輕輕皺了皺眉頭,翻開封麵,第一頁赫然也是草書寫著四個大字‘大智若愚’
同樣的風格,同樣的氣勢,不用猜,也知道和那副‘高處不勝寒’是出自一人之手。吳天宏對毛筆字也頗為喜愛,前生就寫得一手較好的毛筆字,不論是狂草,還是宋體,亦或是楷體,都有一定的功底,重生後也一直沒有放棄毛筆字的練習。現在一下子看見了兩手字,這才發現自己還真的是太過稚嫩,在書法一途實屬平庸,與之相比,相形見拙。
智者,取之精華,去其糟粕,於大智慧融於胸……
整本書全是狂草字體,字不多,但是卻闡述了許多真諦,這些話對於吳天宏來說,有點生冷晦澀,一時間消化不了,隻有記在心中。
諾大的書架上隻有寥寥幾本書而已,很出乎意料,吳天宏發現了一本沒有任何字跡的書,不能說沒有字跡,第一頁好像寫了幾個字,可是被塗掉了。吳天宏也不知道塗掉的是什麼字,隨手翻開,書頁一下子翻到其中一頁,裏麵夾著一張相片。
相片上是一個男孩,**歲左右,很是可愛。男孩騎在一個老人的肩上,笑得很燦爛,吳天宏驚訝的發現老人似乎就是王老爺子,不過明顯要精神許多。臉上也是容光煥發。不知道老爺子是不是這孩子的爺爺?
隱隱有一點失落,吳天宏合上書,轉身看著牆上的‘高處不勝寒’心裏暗道:“高處不勝寒,您究竟是何方高人?”
去過了老爺子的房間,看過了書架上的幾本書,吳天宏似乎有所改變,不再像以往一樣把自己深深藏在寬大的外套之中,性格也似乎變得開朗了許多,開始主動和同學交談,開始在學習上不在故意隱藏,開始處處顯得與眾不同。
時間是轉瞬即逝的流星,吳天宏的小學終考成績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下以相差0.5分滿分的成績拿下了全市第一的桂冠,考入了市重點中學。這樣的突如其來也讓吳誌遠和吳倩很是措手不及,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的兒子竟然在關鍵時刻一鳴驚人,讓他們沒有半點心理準備,更多的還是驚喜。
14歲的吳天宏突然發跡,也受到了全市少兒教育機構的重點關注,一時間成了香餑餑,各所重點中學紛紛坦誠表示誌在必得,而吳天宏最終沒有選擇重點中學,堅持選擇了一所二流中學,他心裏很清楚,中學的課程他是沒有必要去刻意學習的,在什麼樣的學校都是沒有任何區別,而家裏的經濟狀況也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對於兒子的選擇,夫妻兩頗有愧疚。
長時間的消化,王老爺子那幾本書的精髓隨著吳天宏的成熟而銘刻於心,他深深領悟到‘厚積薄發’的真諦,還有老爺子生前那一句貌似隨口的‘有時候太過小心謹慎也不一定是好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謀事六分,成事三分。’
吳天宏中學時期的課外時間幾乎都在自修‘金融’‘管理與決策’還花一定的時間在法律的修習上麵,他的生活枯燥單調到乏味。
十七歲,距離香港回歸還有兩年,也是吳天宏走出中學生活,步入高中生活的開端。再一次的全市第一,讓各所高校更加為之震撼。三年時間的保持,一直處於對學習不冷不熱的他,竟然再次以全市第一奪下了桂冠,吳天宏這個名字幾乎成為了教育機構的神話,見過學習好的,沒見過連續跨級終考都是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