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無敵(2 / 3)

“是什麼?”徐元亮忙問。

風啟又笑了,不過這次是真正的笑容:“如果我得到的消息沒錯,裕王的府邸,是由徐兄弟負責‘保護’的吧?”

——————

北京太大,要關注的事情和人物太多!王直的嫡係人馬,說實在的是有些不夠,因此他將京城防衛的重點放在內九門,但毛海峰一個人也看不住所有城門啊,所以不得不讓洪迪珍、林碧川幫著分管一些。

他又將掌控朝廷的重點放在對皇帝宰相的控製上,嘉靖這個重中之重自然不在話下,其次才是內閣,而內閣之中又盯緊了首輔嚴嵩!至於嘉靖的兩個兒子,以及次輔徐階等人,在王直看來重要性比起嘉靖、嚴嵩來就要差很多了。二王以下的公侯,內閣以下的六部,那又等而下之了。

和破山相比,嚴世蕃和王直對李彥直的了解都是片麵的!若隻論在海上的鬥爭,李彥直的謀劃王直大體都能料到!若隻論朝堂上的鬥爭,李彥直抬起屁股嚴世蕃就能猜到他要幹什麼。但這事要是調轉過來,讓嚴世蕃去猜測李彥直在海外的行動,讓王直來估量李彥直在朝堂的勢力,那就肯定要出問題!

所以王直雖盯緊了嘉靖,卻不知道李彥直心不在此!他對首輔嚴嵩的看管,比看管徐階嚴密了十倍!卻不知對李彥直來說,徐階才更加重要!

這一天,眼看城內的氛圍越來越不對勁,王直便想做最後的嚐試,看看皇權對李彥直到底還有沒有一點製約!因為太監李彥直都不放在眼裏,他便決定派遣一個重臣去召李彥直進城!

若這次還再不行,那王直就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整個思路了。

“你告訴他,若再像之前那樣不理不睬!萬一皇上要是出什麼事,他李彥直就是千古罪人!”

他這話是對徐階說的,當徐階聽王直要派自己出城時心裏是愣了好一會,但這個江東小個子想起王直這段時間來在京城的作為,馬上就反應過來:“這個海賊,到現在還沒弄清楚京師的局勢啊!他這是病急亂用藥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作為整個帝國的中樞,北京官場的局勢錯綜複雜,除了嚴世蕃、陸炳、徐階等寥寥數人之外,就是那些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的官吏又有幾個完全弄得明白權臣巨宦之間那種亂得不能再亂關係?何況才進京沒多久的一個海商?除非王直有個像嚴世蕃那樣的人做他的心腹謀臣,否則怎麼可能知道首輔嚴嵩和閣臣徐階之間那種微妙的權力平衡?更不可能知道徐階與李彥直之間的關係!

不過徐階這個官場老妖精在聽到王直的催促之後並沒什麼表示,也未故意表示不出去,更沒表示很熱忱,隻是說:“我是內閣大學士,必須是陛下降旨,我才能離京。”

“那就去請陛下降旨!”王直說。

於是徐階便見到了嘉靖,君臣見麵,表麵上是徐階來向嘉靖請旨,實際上卻是徐階來向嘉靖辭行!

“準奏。”嘉靖有氣無力地說,隨即又道:“卿家此次出城,可要叮囑李哲,勿忘君臣恩義!不可再抗旨了!”這兩句話,叫作話中有話!表麵是要李彥直別反抗王直,實際上卻是說:“告訴李哲,千萬要顧著朕的性命啊!”

嘉靖的意思,徐階自然清楚,他回稟道:“陛下放心!老臣必命李哲早日進京侍奉聖駕。”這句話貌似也是在幫王直辦事,其實卻是表明態度:我一定讓李彥直進京來保護你的!

嘉靖微微點頭,雖有些不舍,卻又怕夜長夢多,耽擱了徐階出城,便揮手道:“去吧,去吧。”

徐階便拿了那道聖旨,又來對王直說:“光有聖旨,我還號令不動李哲,最好帶上節鉞,這樣李哲若不聽話時,我可持節鉞奪他兵權,喝令他進京聽命!”

王直自在李彥直那裏碰了幾次釘子之後,對這些儀禮的東西已不怎麼放在心上了,這時想:“他聖旨都不聽了,你拿這麼個儀仗出去,就能奪他的兵權?”心中不信,卻也沒怎麼阻止!這是他最後一次嚐試,如果再沒什麼效果,他就要徹底拋棄依靠皇權名份製約李彥直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