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朵爺爺聽著哭聲問道:“聽哭聲你家族長爺爺年齡還不大。”老人說:“不大,不大!隻是我們晚輩,不敢輕言族長爺爺年齡。”說罷,長歎一聲,感慨萬千地說:“要說我家族長爺爺,那可是人之典範,孝之楷模呀!我們對他,那是景仰得很哪!”
大耳朵爺爺一聽,頓時感了興趣,躬身詢問道:“可見是個大孝子啦?”
老人道:“何止大孝,簡直是至孝!隻是我人老話長,怕諸位心煩。”
大耳朵爺爺急忙說:“哪裏,哪裏!我們願聞其詳,也好受受教化。”
老人長“哦”一聲,講起了畢月烏的故事:
“我的族長爺爺是我們畢家第六十六代長門長子。他五歲的時候,母親便過世了,不久父親又為他娶了個繼母。他整日守在母親墳頭,長哭三年,以報母恩,這方才歸家。這個,連大人也做不到吧?”
大耳朵爺爺點頭道:“是的,是的!”老人接著講道:
“他歸家以後,因戀生母,不理繼母。不久,父親去世,家裏孤兒寡母的,日子更是艱難,常常是有上頓沒下頓的。他以為是繼母刻薄於他,便整日在外貪玩,漸漸地,居然和烏鴉交上了朋友。他還做了一對假翅膀,整日迷戀著學飛行。一日,他和烏鴉都玩餓了,便捉起田鼠來。好不容易捉到兩隻,烏鴉卻不肯吃,叼回窩內,去喂養兩隻老掉了毛的烏鴉。他見了以後,心中很受震動。心想,我乃人類,論起孝行,還不如一隻烏鴉。豈不是枉披這張人皮。於是,他回到家中。隻見桌子上放著兩隻黃黃澄澄的窩頭。聽廚房有動靜,他便躡手躡腳地向廚房走去,偷偷一望,見繼母正在艱難地吞食野菜,頓時心中大慟。一時間,他仿佛明白了許多。
“從那以後,他整日學種莊稼、料理農活。每次吃飯,他必須看著繼母先吃,他才肯吃,多少年如一日,從不違製。別說繼母,就是親生親養的兒子,又有幾個能做到這步?
“夏日蚊多,他怕蚊蟲叮咬繼母,索性自己赤身而睡,引蚊蟲叮咬自己。繼母半夜醒來,執扇為他驅蚊,他緊辭不讓。此後,他每夜赤身守在繼母床前,逼繼母安睡,自己則坐著打盹。多少年如一日,從不違製。敢問天下兒女,有幾個能如他這般?
“三年前的一個冬天,繼母痛重在床,突然說了聲想喝魚湯。寒冬臘月,水麵結冰,哪裏去找活魚?還是我家族長爺爺,居然赤著身子,臥冰求魚。他的朋友烏鴉,也帶著一大群烏鴉前來,和他一道臥冰。也是他孝行感天,居然將湖麵融化,跳上了幾條鯉魚。他將魚湯熬好,雙手捧給繼母。繼母長飲幾口,含笑離世……”
老人講到這兒,講不下去了,臉上老淚橫流。喜子、青牛和胃土雉、女土蝠也早已是淚流滿麵。
大耳朵爺爺猛然擊掌言道:“大孝畢月烏!天下之至孝也!”
這時,隻見青牛泣不成聲地對大耳朵爺爺道:“爺爺,我從小也是您帶大的,可我性子太直,時不時地還頂撞您。和畢月烏相比我真是太不孝了。爺爺,您能原諒我嗎?”
老人一聽,感動地說:“老先生,你的青牛真懂事。”
大耳朵爺爺拍拍青牛說:“可不!我家青牛也是個孝子嘛!自打生下來以後便馱著我,天南地北地跑,從未有過怨言呢!”
這時,那邊哭聲已停,老人急忙前去稟報。
不一會兒,隻見老人帶著一個少年走來,大家一看,不覺大驚。
隻見那少年長得麵容清瘦、圓眼蛾眉、火炬狀褐發直聳,著一身赤胳短褂、短褲,肩頭落一隻紅嘴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