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中央電視台以及四川電視台在一小時之後馬上啟動“眾誌成城,抗震救災”的電視直播,打破固有節目編排,24小時全方位報道災情。電視台持續多日全程報道抗震救災的最新進展,這也創下了中國電視直播時間最長的曆史紀錄。這次直播顯示了國家大台在重大突發事件麵前的責任和新聞擔當,更展現了現代電視新聞工作者的曆史主動性和創造性,表明了電視新聞傳播在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巨大推動作用。同時,以災難題材為內容的電視直播,突破了以往觀念上的禁區,為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樹立了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的裏程碑。
抗震救災直播從第一時間開始
震驚中外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裏氏8.0級特大地震。
這次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是自2001年昆侖山大地震(8.1級)後的第二大地震。
災情發生後,胡錦濤、溫家寶等黨政軍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指
導抗震救災。十幾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隊、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港台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赴災區,誌願者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各種援助物資從水陸空三路不斷運進災區。
一位中學教師趴在講台上用生命保護了下麵的四個學生;一位失去15個親人的縣民政局局長連續指揮救災五天隻睡了七個小時。幸存者的生還奇跡在不斷突破,100小時、150小時、196小時……
從知道災情的那一刻起,中央電視台開始了24小時播報。
14時50分,災後22分鍾,中央電視台就播出滾動字幕新聞;災後32分鍾,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整點新聞”以頭條方式正式播發地震發生的消息。同時,中央電視台一套與新聞頻道中斷了既定播出的所有內容,並機推出以“突發事件·關注汶川地震”為題的直播特別節目。5月12日20點,中央電視台直播節目台標更換為“抗震救災·眾誌成城”;5月14日,中央電視台一套和新聞頻道在“焦點訪談”欄目推出以“我們共同麵對”為題的連續性專題報道。截至5月27日23點,短短15天,“抗震救災,眾誌成城”直播連續播出超過300小時,首播新聞1727條、專題133個。地震災情發生後,中央電視台通過對抗震救災的持續直播,成功搭建了災害事件信息發布和溝通的平台、凝聚人心和力量的平台、倡導民眾互助互救和防災知識普及的平台,並成為國內外媒體的主要信息源,為推動抗震救災工作發揮了突出的輿論引導功能。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從這一時刻開始,地震災區的受災情況,群眾的生命安危,就與13億同胞的心緊緊地聯係到一起。毫無疑問,危急關頭,信息的通暢對於救災指揮、迅速凝聚國人來說,變得極為重要。中央電視台作為媒體的中樞,肩負起光榮的職責與艱巨的使命。
讓真相跑在謠言的前麵
2008年5月14日晚上,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抗震救災,眾誌成城”現場直播節目的北京總演播室,作為訪談嘉賓的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在與主持人白岩鬆的談話中,他首先肯定了抗震救災中媒體的作用,並高度評價新聞頻道“抗震救災,眾誌成城”的信息平台作用。王振耀說:地震發生至今的幾天中,民政部獲取前方信息作出救災部署的來源,主要就是中央電視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