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打破西方圍堵,做超強國家(3)
打破西方圍堵
中國曾經委曲求全過,但這絕不能使中國人的脊梁彎曲下去。中國有著傲然世界之林的根本,同時也懂得向西方學習。中國人普遍有著溫文儒雅的性格,但關鍵時候同樣會怒吼。中國必須衝破西方的圍堵,向強國邁進。
讓西方媒體傳播真實的中國
如何讓世界真正地認識中國?如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國際形象?中國又該以哪種方式來與世界進行互動?這些問題,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取決於西方媒體的報道。
如果說西方媒體對中國妖魔化的報道是一種硬手段,那麼近些年來,對中國的一些誇大報道則就是軟策略。看起來,他們是將一頂頂高帽子戴到了中國的頭上,而實際上中國的發展遠遠沒有達到他們所說的水平,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評價對中國並無好處。最有
可能帶來的結果就是:讓中國成為眾矢之的,使西方國家的“中國威脅論”更深一步。所以,中國應該想辦法讓西方世界對中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就像奧運會的舉辦一樣,許多人不就是在經曆了奧運會之後開始對中國有所卒嗎?
現在,很多人都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放開對西方記者自由采訪的限製,不失為一個明智的決策。2008年,關於西藏動亂、汶川地震和奧運會的報導,中國就顯得特別人性化,中國的形象也有了大大的改觀。西方記者們在親眼所見、親身經曆之後,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對中國的報導也勢必會變得多角度化,內容更加豐富,觀點更加客觀。也許其中難免有扭曲和誤導,但卻更能夠接近一個真實的中國。
盡快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新框架
說到西方國家**的潮流,這並不是突發事件,其根源就在於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崛起。2007年,**到英國訪問時,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含蓄地問了一個全世界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她這樣說:“中國的發展備受世界矚目和欽佩。不過,我們很想知道,中國究竟想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在新世紀裏將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的,這個問題是很多國家都想知道的,也是中國必須麵對和回答的一個問題。
如今,時代的前景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全球政治框架。中國想集繁榮發展與國際認可於一體,就必須盡快適應大背景下的全球政治新框架。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由於實力強大,總是有一種優越感。表麵上說自己是文明的邦國,在背後卻總是借強權來實行虛偽的行徑,中國要想做超強國家,就必須打破這種不良局麵。當然,中國不能寄希望於和西方國家平等地對話,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開創一個新的公平、自由的競爭環境,在抵抗西方國家壟斷的同時,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具有競爭力的民主政治體係。
敢於承擔責任,為全世界提供製度
由於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各自的發展道路和模式也不盡相同,中國絕對會尊重各個國家自己的選擇。不過,進入新世紀以後,全球化飛快發展,很多西方國家的發展模式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他們不得不去探索更好的發展之道。此時,中國必須敢於承擔責任,在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等各方麵都做出表率,為世界人民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