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與非正義兩種力量的較量。這場人類戰爭史上的大博弈,催生了許多軍事新技術,這些軍事新技術對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當我們站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潮頭浪尖,麵對動蕩不定的世界新格局,懷著對和平的執著追求與對未來戰爭的憂慮,以軍人的責任感回顧那段用鮮血寫就的曆史時,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到,人類的橄欖樹仍在經受戰火的考驗,和平鴿還無法擺脫戰爭惡魔的陰影。我們應該以敏銳的思想,洞悉軍事技術變革的點點滴滴、方方麵麵,充分認識軍事科技對戰爭的影響,高舉和平利劍,以戈止戈、捍衛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與德、日、意法西斯勢力之間進行的一場殊死大搏鬥。與人類曆史上發生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可謂“空前”:
參戰國最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參戰國有61個,間接被卷入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戰爭規模史無前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作戰麵積(陸地)達2200餘萬平方公裏,參戰軍隊多達1.1億,被卷入戰爭的人數多達20多億人;
戰爭損失最重。二戰期間,軍人死亡高達2200多萬人,平民死亡約5000萬人,經濟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以上,占參戰國國民收入的60%~70%,僅軍費開支即高達9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科學技術最廣泛、最深入地應用於軍事的戰爭,並對世界曆史進程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各交戰國為贏得先機與主動,最大限度地縮短科學技術從實驗室到戰場的時間。軍事科技在戰爭需求的牽引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氣動力學和航空技術的新發現、電子技術和核物理的重大突破,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武器裝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整整躍升了一代。各參戰國將生產的大量坦克、飛機、艦艇、火炮等源源不斷地投放於戰場,機械化的鋼鐵對抗徹底改變了人類沿用了千百年的角鬥方式。
軍事科技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技術基礎,決定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雖然隻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縮影,但它從一個側麵深刻地折射出軍事科技對戰爭的巨大影響。如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上的應用,產生了各種雷達,使電子戰在二戰中大顯身手;噴氣技術的發展催生出噴氣式飛機,從而使飛機速度有了極大的提高。
穿越曆史的時空,打開塵封的檔案,我們可以發現,二戰中軍事科技進步與武器裝備發展的互動主要表現在提高、改造、創新和整體變革四個方麵:一是它使部分傳統武器在大致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性能得到了明顯提高,功能有了增加,如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的轟炸機、戰鬥機得到很大發展和廣泛應用。二是對部分武器裝備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使其舊貌換新顏。武器裝備雖然還是原來的種類,但性能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如二戰時期參戰各國對坦克的改進。三是完全脫離傳統武器裝備的設計束縛,借助新的技術去構想和設計過去所沒有過的全新武器裝備,如v-1、v-2導彈等。四是整體變革。利用新技術進步達到的一定廣度和深度,以其強勁的滲透力觸及武器裝備的整體,使武器裝備躍上新的台階,如將電子設備安裝在各種武器平台上後,使武器平台的性能得到整體性提高。
科學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在人類曆史舞台上交替扮演著社會進步的“階梯”和戰爭“幫凶”的雙重角色。它一方麵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但同時如果不加以有效調控,一旦乘上戰爭的野馬,它也會露出吃人的獠牙。我們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現代人,更應以史為鑒,勿忘昨天,珍視和平。
坦克技術打造“陸戰之王”
1939年9月1日,德國集中了14個坦克師,投入了3195輛坦克,向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僅用1個月時間,就打敗了歐洲國家中陸軍占第二的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由飛機和坦克裝甲部隊的閃電突擊拉開了序幕。以坦克為主要突擊力量的機械化部隊,第一次出現在戰爭舞台上。
縱觀二戰,如果說戰爭初期德國采用以坦克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閃擊戰”取得成功,使坦克嶄露頭角的話,那麼,戰爭中後期發生過多次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則使坦克在地麵戰場上的地位日趨重要。1941年10月開始的莫斯科保衛戰、1943年7月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等,蘇德雙方動用坦克少則2000餘輛,多則達到6000餘輛,1944年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動用各型坦克5200輛,兩個多月推進約600公裏。坦克在每次戰役戰鬥中起到了決定勝負的重要作用,成為名符其實的“陸戰之王”。
坦克,誕生於1916年。在二戰中發展為稱霸陸戰場的主戰兵器,高速的坦克部隊與空軍密切協同,構成了快速機動式閃擊戰。
坦克的集中使用,給戰爭帶來了許多新變化,而戰爭需求又對坦克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到二戰末期,坦克在技術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坦克火炮的口徑、發動機的功率、裝甲厚度、時速等方麵都有了很大改進,使坦克的火力、機動力和裝甲防護力達到了較高水準。綜合起來看,一是普遍采用裝有一門炮的單個旋轉炮塔和單一的履帶式推進裝置;二是發動機功率加大,使坦克機動性顯著提高;三是坦克的火力顯著提高,戰前多數坦克的主要武器是機槍和47毫米以下的火炮,而戰爭末期中型坦克普遍采用了75~85毫米、重型坦克采用了88~122毫米的長身管坦克炮;四是防護能力明顯增強,坦克前部裝甲厚度一般增加到45~100毫米,裝甲材料選用合金鋼;五是逐步擺脫了坦克從屬於步兵和騎兵的影響,開始重視坦克綜合性能的提高。
二戰的坦克技術,為現代坦克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各國在坦克研製上積極探索兼顧火力、機動性和裝甲防護性的坦克設計方案,同時也重視通信設備、消音裝置、監視裝置等設備在坦克上的運用,以及坦克的整體可靠性、可維修性、低成本性及使用壽命等。
二戰中,在坦克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反坦克武器也得到了很好發展。首次出現了反坦克導彈,進一步改進了反坦克炮,新發明了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武器技術水平在與坦克的對抗中得到長足提高。
電子對抗構建第五維戰場
1943年7月,英國空軍製訂了轟炸德國漢堡的“罪惡城作戰”計劃。然而,漢堡有80個高炮中隊、22個探照燈中隊和3個煙幕施放中隊進行對空防衛。其雷達警戒係統也有較高的工作效率。7月24日夜,英國轟炸機群飛向漢堡。出乎德軍意料的是雷達熒光屏上出現了成千上萬架英軍轟炸機。高炮靠雷達提供數據,雷達受到幹擾,高炮隻能胡亂射擊。英國的791架飛機中有728架飛抵漢堡上空,高爆彈、燃燒彈似雨點一般落在漢堡市內,許多高炮陣地被炸毀,大批建築物淹沒在火海中。其實,德軍雷達上出現的成千上萬架轟炸機,隻不過是英國人為壓製德國雷達發明的一種鋁箔條幹擾方法。這是二戰中電子對抗的精彩一幕。
所謂電子對抗技術,是直接用於電子對抗的各種技術的總稱。電子對抗技術包括電子對抗偵察技術、電子幹擾技術、電子防禦技術和輻射摧毀技術等。按其運用領域,也可分為雷達對抗技術、通信對抗技術和光電對抗技術。
二戰期間,電子對抗技術最重要的發明是:利用金屬絲反射電磁波原理的箔條無源幹擾技術,采用發射射頻噪聲對雷達進行壓製的有源幹擾技術,對雷達的偵察和告警技術。隨著電子幹擾的運用,反電子幹擾技術也得到相應發展,由此產生了電子防禦技術。最為典型的戰例是盟軍在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進行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英、美聯軍成功地運用了通信欺騙、反雷達偽裝、幹擾佯動、火力摧毀等多種電子對抗手段,保障了登陸戰役的勝利。
二戰後,導彈、航空、航天技術迅速發展,精確製導武器及與其相配套的各種雷達和通信設備出現,形成對飛機、艦船和重要目標的新威脅,促進了電子對抗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此期間,利用儲頻技術和寬帶行波管,發展了對炮瞄雷達和導彈製導雷達的各種欺騙式幹擾技術;研製了專用的電子偵察船、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衛星和電子幹擾飛機;為提高現代作戰飛機的電子對抗能力,研製了飛機外掛的電子對抗吊艙;發展了具有壓製和欺騙兩種幹擾樣式的雙模幹擾機。隨著紅外和激光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產生了光電對抗技術,並研製出紅外告警器、激光告警器、紅外幹擾機和紅外誘餌彈等光電對抗設備。隨著與武器係統配套的跟蹤雷達和製導雷達的威脅增大,發展了輻射源定位技術、被動跟蹤輻射源技術與武器導引技術相結合的反輻射摧毀技術,研製出反輻射導彈。
彈藥技術戰場屢建奇功
1939年,德國人在英國泰晤士河口到哈姆貝爾附近的海麵上布設了大量水雷,英軍使用傳統的軍艦切割掃雷具掃雷時一個水雷也沒有掃到。可當英國艦船駛入掃過雷的海區時,卻接二連三地觸雷。無獨有偶,1943年夏季,德軍為了奪取庫爾斯克地區的突出部,共集中了65個師的兵力,投入新型的“虎式”坦克和“費迪南”式自行火炮。然而,令德軍不知所措的是,在7月5日至12日的交戰過程中,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被蘇軍地雷擊毀的就多達888輛。水雷和地雷都非新奇武器卻為何會讓對手如此不知所措呢?答案是彈藥技術的突飛猛進。
所謂彈藥技術,是指直接用於彈藥設計、生產的軍用技術。彈藥是一個集合名詞,它包括槍彈、炮彈、手榴彈、槍榴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地雷、爆破器等。彈藥是武器係統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發射或投放至目標區域,完成既定戰鬥任務的最終手段。它通常由戰鬥部、投射部和穩定部等部分組成。
二戰前後,大批新型彈藥出現在戰場上。水雷家族中新添了德軍的磁性水雷和聲響水雷等;地雷家族中增添了反坦克履帶地雷等。反坦克車底地雷還可以使用直升機空投、火炮發射、專用地雷投擲器等多種手段布設;航空炸彈家族中增添了高爆彈、燃燒彈和集束炸彈等;魚雷家族中增添了輕型反潛魚雷與自導魚雷、被動式自導魚雷與電動魚雷等;反坦克方麵,延期引信的設計和聚能裝藥爆炸原理的發明,使反裝甲彈或混凝土侵徹彈出現;火箭彈、空地導彈和v係列導彈等都是彈藥技術水平的典型展示;近炸引信研製成功被專家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戰爭的進程。近炸引信在接近目標時,靠對目標的感應引爆傳爆係統使彈藥起爆。美國人設計製造了第一個裝有小型雷達裝置的雷達近炸引信,被用來對付入侵英國領空的德國飛機,產生了不菲的戰果。
二戰以來,火箭技術、核裝藥、製導技術的應用及其結合,是現代彈藥技術中最重大的發展。現今,彈藥正朝著智能、遠程、多功能以及子母式方向發展,子彈藥也朝著陸海空三軍武器通用以及智能、遠程的方向發展。各類精確製導子彈藥將裝備部隊。新概念武器將逐步出現,如電磁脈衝彈、強衝擊波彈、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束武器、次聲波武器、智能武器、氣象武器、網絡戰武器和基因武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