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知道,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其實與日本對占領區的無止境掠奪、以及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的優勢有很大關係,這就如同戰爭之初,日本憑借自身實力吸引泰國追隨自己步伐是一個道理。
然而,石原更明白,自己雖然發現了這點,現在的日本卻已經騎虎難下,日本不可能不實行以戰養戰的軍事措施,也不得不將這種錯誤繼續下去,隻能眼看著白白的便宜中國,讓中國以拯救者的姿態進入了這些地區。石原最大的希望就是,在配合德軍結束對俄戰爭後,這種局麵能得到徹底改變。
不能不說,由石原主導的交換協議短期內對日軍戰力上升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當中國四個裝甲兵師團裝備進入南線戰場後,針對伊朗、阿富汗兩地的戰鬥重新開始。如同吃了興奮劑般的寺內壽一以迅猛的速度在一個多月內,克服重重困難,在帕米爾高原嚴寒的冬季來臨之前,一舉摧毀得到俄軍支持的阿富汗軍隊,迅速將戰場拉近俄國南部地區。
隨後兩個月內,中國將剩餘6個裝甲師團的裝備陸續交付日軍使用,經彬山元強烈要求,石原莞爾將這批武裝全部調撥北線軍團使用,對俄軍產生強大的衝擊力,朱可夫在西西伯利亞以及新西伯利亞地防線。多處被日軍突破。
瞬間,局勢對俄極端不利,日本南北兩線軍團即將完成會師,中國對俄物資輸送通道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與此同時。彬山元部集中兩個軍向西繼續攻擊,先頭部隊到達烏拉爾山脈,朱可夫判斷此股日軍企圖翻越烏拉爾山脈,與從列寧格勒攻擊過來的德軍部隊以及叛軍弗拉索夫大將組織的“俄羅斯解放軍”會師。
因斯大l對那些被德軍俘虜後又逃出來地俄軍士兵。以等同投敵罪實施槍決,甚至一些士兵的家屬也被按叛國罪殘酷迫害,叛軍弗拉索夫的俄羅斯解放軍因此不斷得到壯大,竟然成為烏拉爾山防線最具威脅的一支力量。
麵對日德以及叛軍一反常態在冬季進行地聯合進攻,朱可夫、烏拉爾山脈防禦司令、南部邊境防禦司令調動手中所有力量,並將預備隊全數派出,可惜,依舊無法抵擋這幾隻部隊的迅猛攻勢,最終隻能向斯大l緊急求援。
然而,此時的斯大l比他們還要焦急。雖然希特勒認為斯大l格勒隻是時間問題,並將一支裝甲部隊調往對莫斯科的圍攻序列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斯大l格勒的日子好過一些。相反。德軍在此也發起了冬季攻勢,而斯大l在中日簽訂協議後。已經判斷出局勢對俄將更加惡劣,他必須在這惡劣局勢到來之前解決斯大林格勒的危局,因此也在同時四處征調兵力。一心要借助冬季對德進行反擊。
德軍戰役方式的轉被,讓雙方都幾乎沒有任何退步的可能,交戰兩軍還沒從秋季大戰中恢複過來,就被再次投入更加慘烈的戰鬥之中。一時之間,斯大l格勒、頓河、伏爾加河日夜炮聲隆隆、飛機漫天,交火密集區域幾乎每米都被兩軍炮彈密集轟炸、裝甲來回碾壓、步兵反複爭奪,雙方呈一種極端慘烈的膠著狀態。
斯大l格勒不論男女,上到老人下到10多歲地孩子,都在戰爭中被武裝起來,拖著沉重的步槍對德軍進行反擊,激烈的拉鋸戰讓斯大l格勒成了名副其實地人間鬼域、血肉磨坊,而頓河兩岸則成了一戰以來最大的絞肉機,生命在這裏變得既偉大又卑微,極端矛盾地結合在一起。
斯大l明白,在斯大l格勒、莫斯科保衛戰最激烈的時刻,日德軍隊一旦在烏拉爾山脈彙合,轉移至烏拉爾地區的重工業即使不落入敵手,俄國西線戰場自身耐以反擊地基地必將被截斷,同時日軍南北兩線如果在哈薩克地區會師,美英等國以及中**火物資進入俄國的通道也被封鎖,這對此時物資緊缺極端慘烈的西線主戰場,無疑是雪上加霜,成為壓垮俄國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