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城東區上為確保財政銜接資金項目落到實處,見到實效,8月13日,開展財政銜接資金項目驗收工作。
一、成立驗收專班。城東區成立了由區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財政分局及相關部門組成的驗收組。驗收核實工作實行“誰驗收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嚴明驗收工作紀律,真正做到從嚴從實,確保項目驗收不走過場,進一步明確責任目標。
二、核實項目規模。驗收組根據項目前期申報的工程量,到實地察看建設實物、逐戶走訪登記,詳細準確記錄各項目和建設規模,做到實施項目真實、項目地點真實、資料數據真實。及時收集各環節的資料,規範填寫相關表格等驗收佐證材料進行詳細的標注,確保項目建設的真實性,切實推動“項目早落實、資金早下達,項目早完工、資金早見效”,實現項目質量和資金效益“雙提升”。
今年以來,城東區財政堅持把項目資金管理作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嚴把項目入口、審核、進度、監管和人員培訓,按照分年度、分類別的彙總要求建立資產台賬,實現對相關資產運行管理的動態監控和預警管理。
李村長得到這個消息,趕緊告知王展鵬,這個舊區改造項目工程咋樣啦,王展鵬拍拍胸脯說:放心吧,大體都弄完了。實際上是花了3天時間把土地清理了一下,把稀土收走賣錢了。拆掉鐵皮牆,李村長徹底傻眼了,光禿禿的,除了張寡婦家留著外,其他地方一片空白。王展鵬說:錢,我已經給你們了,你安排負責蓋吧。王展鵬打算走人時,李村長想他有這麼多施工隊,肯定也有建築隊,李村長說我也是一名村幹部,設計規劃不在行,你能不能出個設計圖,王展鵬要價100萬,村長說行,就這樣,一張房屋樣本出現在村委會門口,村長要求全村按照這個格式建造,不能多了,多了要罰款。村民流離在外多年,早就等著這一天了,紛紛回村造房子,每個人都顯神通,叫來幾個村的泥瓦匠,風風火火地幹起來了,因為村長給的隻有2年時間。
這一天,李村長給區裏領導彙報進度,區領導說這樣做可以,2年後再過來驗收,辛苦了,李村長。李村長嚇得一身冷汗,恭恭敬敬地送走了領導。
王展鵬也答應給村委會,縣委辦小李家修建房屋,隨即通過關係拿到了街邊的地皮,村委會建成小三層建築。小李家因為原來的地基比較多,就建成10間門麵房,4層樓。王展鵬叫來了3個建築隊,沒日沒夜地幹活,終於1年後完工了。
當然,張寡婦家也是不符合規定的,經張寡婦同意,在村委會建築完成後整體對張寡婦家進行裝修,使其滿足條件,繼續在這個村生存。當然這樣的決策,對一下三類戶,五保戶,殘疾戶是不公平的,他們雖然分到地基,但無力把房子蓋起來,隻能把地基賣了,流落街頭,或者借宿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