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
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
9日*英、美相繼對日宣戰,中國政府發表對日、德、意宣戰文告。英、美、中、加、荷、澳、新(西蘭)、法等國反法西斯聯合陣線形成,太平洋戰爭爆發。
22日*蔣介石令第五、第六兩軍入緬,歸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指揮。
23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籌建中國遠征軍,準備入緬作戰。
26日*蔣介石又令第五、第六兩軍暫勿入緬。
31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提議組織中國戰區,由蔣任統帥,蔣同意接受。並擬組聯軍參謀處,在統帥指揮下進行工作。
一九四二年
1月4日*蔣介石電請羅斯福指定一親信將領,擔任中國戰區聯軍統帥部參謀長。
14日*經馬歇爾推薦,由史迪威擔任聯軍統帥部參謀長。
2月1日*蔣介石令第六軍入緬後歸該軍軍長甘麗初指揮。
2日*蔣介石又令第六軍入緬後歸英國方麵指揮。
25日*蔣介石令第五軍由滇西進入緬甸之同古及其以南地區,第六軍由昆明經保山從泰緬邊境前進,兩軍均由第五軍軍長杜聿明統一指揮。杜由英緬軍總司令胡敦指揮。不久,胡敦改任參謀長,總司令由亞曆山大接任。
3月1日*蔣介石由昆明飛抵緬甸臘戌。
3日*史迪威在臘戌會見到此視察的蔣介石。
4日*蔣介石麵告杜聿明:“你歸史迪威指揮,對史要絕對服從。”
8日*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第二00師到達同古。
*蔣介石任命史迪威為中國戰區參謀長。
*日軍侵占仰光。
11日*騎兵團附工兵、步兵一部,推進至皮尤河南岸一帶。
12日*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成立。由衛立煌任司令長官,衛未到任,先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代理,後由羅卓英繼任。
中旬*第六軍到達毛奇、孟畔、猛東地區;第六十六軍進駐臘戌、曼德勒,協助英軍作戰。
18日*日軍到達皮尤河南岸,與我軍發生激烈的前哨戰。
20日*同古序戰開始,激戰十二日,予敵重創,此時新編第二十二師由葉達西方麵向敵猛攻,敵勢受挫。
29日*遠征軍放棄同古,突圍北撤。
30日*日軍進占同古。
4月1日*西路英軍放棄普羅美,日軍繼續北犯。
2日*蔣介石令羅卓英任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
5日*蔣介石偕羅卓英到臘戌,次日到眉苗親自部署。決定平滿納會戰,增調第六十六軍入緬。
*敵第十八師團一部攻葉達西,並以千餘人渡西湯河迂回我軍側背,激戰數日,我軍轉移斯瓦河北岸抵抗,敵渡河北犯。
7日*第六十六軍開始入緬。
14日*敵陷馬格威,英印軍退守仁安羌。
16日*敵陷仁安羌。
*我軍轉移平滿納主陣地。
17日*英緬軍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共七千餘人被包圍於仁安羌以北地區。
18日*中國遠征軍以新編第三十八師之一部馳援仁安羌被圍之英緬軍,將敵第三十三師團先頭部隊擊潰,英緬軍全部解圍,救出被俘英軍、美教士和記者五百餘人,以及馱馬千餘匹。捷報轟動英倫三島,以後英方曾向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團長孫繼先等頒發勳章。
*右翼英軍撤退,我陣地形成突出,遂放棄在平滿納會戰之計劃。
20日*敵占羅衣考。
21日*第五軍第二00師及軍直屬部隊一部,奉命由西路喬克巴當調回梅克提拉,轉向棠吉運輸,進擊由羅衣考北進之敵。
*英緬軍撤退至賓河北岸。
23日*我先遣騎兵團及第二00師一部向棠吉推進中與敵發生激戰。
24日*我第二00師克複棠吉,敵大部東竄。
25日*敵攻陷雷列姆、猛腦、孔海坪等地,分兩路向臘戌突進。
26日*我軍自動放棄棠吉,遠征軍之主要陣地臘戌因而失去屏障。
*敵先後占領細胞、南馬。
27日*西路英緬軍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向印度英帕爾撤退。我第六十六軍阻敵北進,傷亡較重。
29日*我放棄臘戌。
5月1日*新維失守。
2日*貴街失守。
3日*敵陷畹町,繼占八莫,向密支那進犯。遮放、芒市、龍陵相繼失守。
4日*為阻止日軍東進,我軍炸毀惠通橋。
5日*敵陷鬆山,進至惠通橋,由上遊渡過怒江東犯,滇西告急,昆明震驚。第三十六師由西昌馳援,與過江之敵激戰,東岸高地為我軍控製。
*四、五兩日敵機狂炸保山,適逢集市貿易,城鄉居民死傷千人以上。
8日*敵占緬北重鎮密支那。
9日*我有力部隊於怒江上遊渡河,威脅敵側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