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周建人(1888-1984),原名鬆壽,乳名阿鬆,字喬峰,筆名克士、高山等,紹興人。魯迅三弟。現代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生物學家,魯迅研究家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之一。

幼年在家塾和會稽縣學堂讀書。辛亥革命前,任紹興僧立小學教員兼校長,自修植物學與英語。1915年至1919年,任明道女子師範(後改為紹興縣立女子師範)教員,並在成章女校等校兼課。

1919年底,隨母親等全家遷往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科學總論和哲學等課程。1921年,到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編寫中小學動植物教科書、自然科學小叢書等。並任《東方雜誌》、《婦女雜誌》助理編輯和《自然》雜誌編輯,常以高山、克士、鬆山等筆名發表文章,提倡婦女解放,普及科學知識。1923年,經沈雁冰介紹結識瞿秋白,同年應瞿秋白之邀在上海大學任生物學教授,此後又先後任神州女學、上海暨南大學和安徽大學教授。

抗戰勝利後,在生活書店、新知識書店任編輯,1945年12月30日,與馬敘倫等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1948年4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從上海輾轉到達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縣,任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高教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至1967年出任浙江省省長。任職期間,清廉嚴明,辦事公道,仗義執言,不徇私情。1968年,由周恩來公開黨員身份,提名任浙江省革委會副主任,分管文化教育,對保護杭州靈隱寺、紹興禹陵、新昌大佛寺等作出重要貢獻。

在中共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並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至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五屆中央委員會代主席和第六、七屆中央委員會主席。

著有《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科學雜談》、《進化與退化》、《哺乳動物圖譜》、《論優生學與種族歧視》、《略講關於魯迅的事情》、《魯迅回憶錄》、《魯迅故家的敗落》等。譯有《物種起源》(合譯)、《吸血節足動物》、《生物進化論》、《原形體》、《生物學與人生問題》、《優生學》、《赫胥黎傳》、《新哲學手冊》等。1989年,民進中央宣傳部選編了周建人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93篇,出版了《周建人文選》。

1984年7月29日,因患鼻癌在北京病逝,享年96歲。遵遺囑遺體由北京醫院解剖,火化後骨灰撒在天津新港外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