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意外之財(1 / 2)

國民政府在一九二八年北伐統一中國後,開始逐步施行貨幣改革,計劃主要由宋子文及孔祥熙負責推行。一九二九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總統為討好國內產銀州的議員,在一九三四年通過“購銀法案”,由財政部購入白銀作為儲備,頓時引起國際銀價高漲。中國當時為第三大銀本位國家,即時出現白銀外流,通貨收縮,引發利率急速上升,部分銀行錢莊倒閉。於是貨幣改革成為國家理財當務之急。

法幣,是由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在一九三五年發行的貨幣,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後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流通貨幣,禁止白銀流通,以應對白銀外流的局麵。

由國家銀行發行,以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使貨幣與價格波動的貴重金屬脫鉤,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進步的金融製度改革;亦是現代國家金融體製下應有的特征。法幣發行,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通貨發行的控製權落在政府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對於維持抗戰時中國的財政,法幣有不可缺少的功勞。但實施的實際效果是,官辦的銀行掠奪了民間的財富,使民眾的儲蓄化為烏有。

法幣自一九三五起行用至一九四八被廢棄,前後不滿十三年。從總體上來看,法幣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前,特別在抗戰的前半期,是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有利於中國經濟向戰時經濟過渡的,這是它的功。但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利用其集中的貨幣發行權,違背經濟規律,大量發行法幣,使法幣成了禍國殃民的一種工具,這是它的過。

現在法幣剛剛流通不足兩年,貶值還未露出跡象,一百元法幣可以買一頭牛,但到了一九四七年隻能買三分之一盒的火柴,到了一九四八年就連一粒米也還買不到了。如果更形象的說明法幣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九年貶值了一千九百萬億倍,絕對會讓人驚掉下巴。假設全球有六十六億人口,在一九三七年的時候,他們都是擁有三十萬元法幣的富翁,那麼到了一九四九年的時候,就全都變成了隻有一元錢的窮光蛋。

五元,十元,二十元,孟有田又解開了幾個扣子,一卷卷不同幣值的法幣露了出來,他不由得費力地咽了口唾沫。黑豹,這個獨行大盜不會是把自己的賊贓都換成了法幣隨身攜帶吧?孟有田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住了。當然,這乍聽起來過於離奇,但也未嚐沒有可能。黑豹為什麼始終是獨來獨往,應該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多疑的人,既然誰也不相信,那麼把錢財帶在自己身上,才是最放心的選擇。

“有田哥——”阿秀的呼喚帶著顫音兒,象是要哭出來了。

“好了,我馬上就來,你不要動啊!”

孟有田來不及細數共有多少錢,強自收起震驚的心情,把錢塞進布袋,係好扣子,掀起棉襖,使勁勒在自己身上,又將二把盒子和左輪手槍插在腰腰上,用棉襖蓋住,這才起身將黑豹的屍體拖到一個角落裏。剛要起步離開,他的視線又落在地上那個繡著豹子的頭套上,猶豫了一下,他鬼使神差地撿了起來,揣進了懷裏。此時,他也沒想清留著這個頭套幹什麼,但潛意識裏覺得應該留下,應該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