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高粱和玉米(1 / 2)

孟有田信以為真,下炕隨著穀雨向外走,穀雨沒有在外間廚房停留,卻開門走了出去,這讓孟有田覺得這小子還有別的事要和自己單獨講。

“臭小子,你有啥事,神神秘秘的。”孟有田微微皺了皺眉,開口問道。

“嘿,啥事兒?給你送信唄!”穀雨從衣兜裏掏出個小紙卷,塞到孟有田手裏,嘿嘿笑著說道:“有田哥,謝謝你做的彈弓,很好使哩,今天俺差點打下個小鳥。”

“紫鵑給我的?”孟有田猜測著說道。

穀雨點了點頭,笑道:“有田哥,俺該回去吃飯了,還能得點小賞錢呢!要我看,你去找宋先生提親吧,偷偷摸摸的多沒意思。”

“提親?”孟有田笑罵道:“小屁孩,你懂啥,快走,小心我踢你屁股。”

“嗬嗬,你要是踢俺,可沒人給你們送信牽線嘍。”穀雨調皮地吐了吐舌頭,轉身就溜走了。

孟有田將小紙卷塞進兜裏,並不著急看,若無其事地走進屋,坐下吃飯。

“嫚兒還沒喝上羊奶呢,倒讓這小狗子全灌進肚了。”有些抱怨地說道。

“俺長大了,不喝奶,吃飯。”嫚兒搖了搖腦袋,捧著碗吃得香甜。

“小嫚,你咋吃啥都那麼香呢?”孟有田這些天便發現了這個問題,很有些奇怪地問道。

“這孩子可是吃了不少苦,是餓怕了。”有田娘說著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略帶不滿地說道:“倒是你呀,可是變得嘴饞了。有好吃的就多叼幾筷子,飯菜若不好,便對付幾口,弄個半饑不飽的。”

孟有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變化肯定是有,也隻有自己的母親才能注意到這些小細節。玉米麵窩頭,鹹菜,他倒還能將就,可最不愛吃的就是高梁麵,還是紅高梁磨的,口感既差,吃多了還便秘,嗯,嗯,真是有點受不了。

“開春可不種高梁了,蒸的饃吃著澀,產量又低,都改種玉米。”孟有田象是有些賭氣地說道。

“這孩子。”有田娘停下了筷子,訓道:“怎麼越大越說傻話呢?”

“嬸子,您別生氣。”阿秀在一旁勸解道:“要不這樣,以後俺們吃高梁麵,讓有田哥吃玉米麵。”

“別,那成什麼話了。”孟有田使勁搖頭,“讓俺和女人孩子爭吃的,傳出去俺還怎麼做人?娘,俺說的可不是氣話,這高梁用處是多,可種玉米也一樣能代替呀!您哪,開春種地的事情就別管了,看俺怎麼弄吧!”

高粱也叫“桃秫”,杆高、穗簇,成熟後穗呈紅色,因過去種植麵積大,每年又恰值在立秋後陸續成熟,故有“立秋三天遍地紅”之說。在舊社會,高粱種植麵積很大,即使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粱種植仍然不少。

高粱麵不大好吃,蒸的饃吃著澀得很,產量又低,為什麼以前農村種植那麼多呢?其實這是和那時人們的生活條件相聯係的。

以前缺少肥料,高粱不太耐肥,一般地力就可生長,這是其一;其二高粱渾身都有用處,除可以食用外,高粱葉子還是農戶蒸饃的鋪箅材料。高粱即將成熟時,各戶都要去刷桃杆葉。人鑽在丈把高的高粱地裏,一個葉一個葉地刷下來,往往熱得汗流浹背,身上、胳膊上還掛出很多的紅道子,胡燥得很。回家後,再把刷回來的散葉捋成小把紮好,曬幹捆掛起來,就夠一年蒸饃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