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開始脫去枯黃的外套,各種植物吐出綠色的嫩芽。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楊柳。那一溜溜隨風擺蕩的枝條,露著淡綠,變得柔韌了。春野裏到處都散發著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著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
“這麥子要密植或隻留這一拃的窄行,現在有些稀了,再補種一些。”孟有田很專業的蹲在地上,抓了把泥土,仔細看了看,撚了撚,聞了聞,又量了量種行的距離。
“密植?不留種玉米的種行了?”魏青山疑惑不解的問道。
“不留,但是玉米還是要種。”孟有田解釋道:“麥收前十天左右套種玉米,麥收時,玉米正好出苗。到時候再間作大豆,這樣既緩和了麥收和夏種勞動力緊張的矛盾,還有利於小麥和玉米雙獲高產。”
“這倒是特別,平日裏可都是收完麥子再種苞米的。”二虎子問道。
“華北地區的雨季一般從六月下旬開始,麥茬夏玉米容易發生芽澇。因此,搶早播種或采用套種方法,促使幼苗在大雨到來之前拔節,可避開和減輕澇害。”孟有田胸有成竹的說道:“這叫平播套種,可以有效解決高效作物與小麥爭地的矛盾,而且延長了用地時間,高效率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
“聽不懂,反正按你說的幹就行了。”鎖柱倒是實在,沒那麼多問題,紫鵑和孟有田的關係他是知道一些的,這地種好種壞,有紫鵑頂著呢!
“聽俺的,沒錯的。”孟有田嗬嗬一笑,彎下腰仔細地補種莊稼。
“這點活兒還用你?”二虎子搶到孟有田前麵,笑道:“弄隻野兔,俺想喝肉湯了。”
孟有田知道這些哥們都照顧著自己的腿腳,髒活累活搶著幹,說想喝肉湯不過是個借口,是想讓自己能多歇歇。不過,白天也會看到它們的蹤影,也確實是捕獵的好時候。
在這個農業合作組中,孟有田是當然的領袖,這不光是因為宋家把田地都托給了他耕種,更是因為他不斷的施恩,不斷地幫助這些窮哥們的結果。即便在村子裏,孟有田的好人緣也在潛移默化地增長,隻是表現得不那麼明顯罷了。
三個男人把孟有田的活兒都搶了,他也隻好扛上獵槍,順著田埂去尋找為愛情而奔跑追逐的野兔子。
放眼望去,田野裏到處都是春的氣息。大地似乎重新蘇醒複活過來,被人們砍割過陳舊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壯地抽出了嫩芽,在風吹雨澆和陽光的撫照下,生長起來。潮潤的微風吹來,野花青草的氣息,直向人心裏鑽。讓人情不自禁地把嘴張大,深深地向裏呼吸,象痛飲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在遠處田野裏跑著幾個孩子,是為饑餓驅使,也為新的生機驅使,他們漫天漫野地跑著,尋視著,歡笑並打鬧,追趕和競爭。每年春季,糧食很缺,為了渡過這青黃不接的時光,普通人家都要吃野菜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