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義倉規矩的漏洞(1 / 2)

突破口是義倉,這是李大懷的把柄,這是孟有田早就琢磨明白的事情,現在對著眾人講述起來也有板有眼,有根有據。

孟有田臉上帶著淡淡地笑意,繼續說道:“俺的想法是應該先算義倉的帳,看看李家這十幾年來到底從義倉收走多少穀子。這樣鄉親們看得明白,也就鬧得理直氣壯。”

“嗯,你的想法好。”老趙頭又叨起煙袋,說道:“先讓大家夥看到事情的根底究竟,一算帳,全村人都看見了,李大懷前後白白刮走多少糧食,要不炸了鍋才怪。”

“你們哪,多跟有田學學。”王明義對著強子說道:“動不動就要砸石碑,你不說清楚,大家夥覺得是要闖禍,可就被嚇住了。”

強子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這是俺抄下來的碑文,仔細研究了好幾天,終於發現了其中的漏洞。”孟有田從掏出張紙,鋪在了桌麵上,念了起來:“丁酉年吾村不幸,嚴遭霜淩,翌年複罹荒旱,赤地四野,餓殍載道。李公急公好義,解囊賑輸,立倉濟貧,實乃德被桑梓者也。村人為感戴李公之深惠,延義倉於萬年,爾後凡取糧於倉者,鹹以四六交息。立碑存證,以昭來茲。”

眾人都聽不太懂,皺著眉頭大眼瞪小眼,最後都把目光移到孟有田臉上。

“這是石碑前麵的字,後麵刻的是當時全村戶主的名字。”孟有田解釋道:“那次鬧義倉,李大懷一說有石碑為證,又說當初那四十石穀子是他拿出來,老百姓就辯不過他了,這還是沒琢磨明白,所以說不出其中的道理。”說著,他指點著紙上的文字說道:“其實他有石碑為證,咱也要用石碑作證,全村人借穀都是四六交息,為甚他李家年年取穀不交息,當場就問他,看他是不是十裏村的人。”

“而且這應該算是全村人的義倉,不是他李家的。”小全也是眼前一亮,“或者說這義倉是李家立的,可規矩是全村人定。”

“他拿出一個四十石,拿回多少個四十石?”老趙頭也明白過來,生氣的說道:“窮人四六交息,戶戶年年窮,義倉糧不增,現在李大懷要是把義倉說成是他家的,那還有人性嗎?”

“好,咱們就先鬥倒這個義倉的臭規矩。”王明義一拍桌子,興奮的說道:“明天咱們就下去,凡是借過義倉糧食的人,都和他們串連,把道理講清楚,然後逼著李大懷寫出字據,再砸石碑,嗬嗬,到時候,恐怕還輪不上咱們砸呢!對了,還有那義倉的帳本,有田,你說怎麼能弄出來?”

“那就是你們的事情了。”孟有田笑道:“李家現在不是有好幾個長工嗎,是偷是搶,你們拿主意好了,俺可是聽說那些舊賬都在李家後窯院裏放著呢!”

“臭小子,支完招兒又撂挑子。”老趙頭作勢要用煙袋鍋敲打孟有田,心裏可著實喜歡這小子的機靈勁兒,李家的長工有張廣和家的小子,還有馮義的兄弟,那可都是靠得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