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了,也不想多說什麼,就是感謝朋友們的支持。感謝我起的名都被人用了,有閑來看書,我是文青,chunni123,我是來投票滴,周小寶,感恩的夭,獨步VSSS天下,濁須,Jpg,00981,Chunni123,人間踛,竊明免費,白淩若,天淡雲飛1,鐵索連舟等朋友們的月票和打賞,你們的支持才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
“打折他胳膊腿兒,抓回去給鄉親們解恨。”魏青山恨恨地罵道:“讓他燒房子,這回要把這王八蛋點天燈。”
三個人一擁而上,槍托象雨點似的猛搗亂砸,老鬼子的慘叫越來越微弱,最後滿頭滿臉都是淋漓鮮血,倒在地上不動彈了。
“快走,快走。”孟有田已經趕了過來,緊著催促道:“這離土門村太近了,咱們得快打快跑。”
“馬上就好。”幾個人把戰利品往車上一扔,老鬼子和兩頭死了的牲口也沒落下。孟有田騎上黑騾子,瞎老元揚鞭一甩,馬車軲轆軲轆地越奔越快,順著道溝向北疾馳而去。
孟有田有意落在後麵,不時回頭張望,側耳傾聽。從戰鬥打響到撤離,應該是二十分鍾左右的時間,土門村的敵人要趕來查看究竟,也應該離得不遠了。民兵的素質還有待增強啊,眼皮子太淺,啥東西都是好玩藝兒,雖然自己交代過,可他們還是不舍得丟下任何有用的物品。
合理選擇作戰地點,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選擇作戰時機,戰鬥結束迅速撤退,這些遊擊戰的典型作戰方式,民兵們顯然並沒有很好地掌握。
不過,凡事都在琢磨,都在學習,以後再遇上這樣的情況,應該有具體分工才好。比如說有人挨個給倒在地上的鬼子補刀,以免有漏網之魚;有人專門負責搜撿戰利品,先撿槍枝彈藥,後拿其他東西。如果時間緊迫,就隻拿最重要的……
轟!轟!遠遠的兩聲爆炸,打斷了孟有田的思緒。土門村的敵人果然出動了,不知道那幾顆地雷能不能嚇退他們?
又走了一段路,身後再次傳來了地雷的轟鳴,孟有田抿起了嘴角,帶著一絲冷笑。鬼子總要經曆幾次挫折,才會學得乖一些呢?地雷呀,這個曆史古老而又簡陋廉價的東西,以後恐怕會是日本鬼子難以消除的夢魘了。
在麵對強大工業國侵略軍(或占領軍)時,既想要殺傷敵人又不想被敵人殺傷,最好的武器可能就是那種能自動殺傷敵人而不太需要控製的裝置。如在叢林中可以設置的陷阱,就是一種“自動”武器。曆史證明這種原始武器的威力並不小,而在沒有叢林的平原或山地,地雷(後世更熟悉的名字是路邊炸彈)就成為比較好的一種選擇。
地雷能得以廣泛應用,在於它的優勢很多。首先它物美價廉,製作時需要的材料不過是火藥(黑火藥)和鑄鐵,甚至可以不用鐵而用石頭陶罐做。當然這種自製的地雷威力不大,很難炸死人。但這好辦——在埋地雷的地麵上撒一些尖利的碎石頭啦,往地雷裏加點砒霜巴豆之類的佐料啦,都是可以考慮的嘛。
其次,地雷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對於放地雷的一方來說,埋完地雷以後是不需要派人守在邊上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地雷被踩爆之後需要趕緊逃離犯罪現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