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同看法(1 / 2)

樂怎的怎的,人多人少,俺就這麼大嗓門,聽到了算你幸運,聽不到是你損失。孟有田想開了,也就放鬆了。

交流會在楊荊雲的主持下開始了,在掌聲中,由孟有田這個民兵英雄先介紹十裏村戰鬥的經過,以及經驗教訓。

“十裏村的戰鬥經過,我待會兒再講,在這之前,我要說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孟有田沉吟了一下,並沒有按照正常的順序來講,而是選擇了一個比較特殊的開頭,“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以前隨著父親經常進山打獵,這段經曆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可以說,打鬼子與打獵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這可能不取決於具體的手段和方法,關鍵是在思維方式的運用。”

停頓了一下,孟有田笑著說道:“既然是交流會,我覺得一個人在這裏講也實在有些枯躁,再說我拙嘴笨腮的,也沒有說書人的口才,恐怕聽一會兒,便有人昏昏欲睡了。不如這樣,大家有什麼問題,咱們互相交流探討,這樣時間過得快一些,我也好受一些。”

席棚裏發出了輕微的笑聲,但還沒有人貿然提問。

“我提一個問題。”秦憐芳站起來,笑著問道:“你剛才所說的打獵和打鬼子的思維方式的運用,能不能說得詳細一些?”

好姐妹,就知道你們不會讓冷場的。孟有田差點感激得要行個禮,終於可以借題發揮了。

“關於思維方式的運用,我覺得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關鍵是不要弄錯了角色,否則就會失敗。”孟有田說道:“打獵的時候要琢磨獵物的行動規律和它們大概的想法,打鬼子的時候也是一樣。你要象一隻會打洞的小動物那樣,找到一個能夠進入獵物頭腦中的方法,捕捉對方的思維方式,而不是他的思想。當你找到這種東西以後,你就可以走捷徑——你可以沿著獵物的思維軌跡一路追尋下去,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收獲你的獵物。”

席棚裏很安靜,這種新穎奇特的說法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傾聽著孟有田的講述。

“舉個例子吧,掃蕩開始,鬼子從土門村沿著大道向十裏村前進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村裏民兵的第一次戰鬥。”孟有田很巧妙地把戰鬥經過和理論闡述結合到了一起,“要說地雷,真是個好東西,埋完以後不用守在邊上,很安全。當然,喜歡聽響和看熱鬧的除外……”

席棚裏發出了一陣輕笑,孟有田的小幽默又給自己加了不少分。

“我們在大道上埋了幾顆雷,目的是什麼呢?很簡單,遲滯鬼子的前進速度,能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就要使用剛才的思維技巧。假如我是鬼子,轟地一下踩響了地雷,那我就會想,前麵有地雷,走路要小心小心的。也就是說,埋的地雷不在多少,反正鬼子不知道具體的數量,隻要踩響了,按照正常思維,他們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前進緩慢,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你們的地雷確實為縣裏轉移群眾,隱蔽物資贏得了時間,如果鬼子途經的其他村子也這樣做,鬼子前進的速度就和烏龜爬沒什麼兩樣了。”楊荊雲在一旁笑著說道,也是變相地鼓勵著孟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