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樣,孟有田算是獲得了成功,學院裏的學生們對這位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莊稼地裏走來的、身有殘疾的民兵英雄刮目相看了。是的,他幾乎沒有渲染個人以及民兵的勇敢和無畏,更多的語言都用在了思維方式和具體細致的戰鬥方法上。結合著實際的例子,這種奇特的思維方式和新鮮的戰鬥方法,便顯得言之有物,顯得生動鮮活。
探討和爭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有讚成的,當然也有個別的意見。吃過晚飯,軍政學院的學生們便聚成一堆一夥,或是交換筆記,或是發表看法,或是展示自己的創意。直到熄燈號吹響,學生們才意猶未盡地回屋,在黑暗中還不忘爭論幾句。
孟有田的目的達到了,雖然不知道他弄的這些東西會有多大範圍的傳播,最終的效果如何?但他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為抗戰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心力。
第二天剛吃過早飯,學生們已經爭著來到席棚裏,搶先占座,都想靠前一些,聽得清楚。這與昨天的召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孟有田也作好了準備,在一塊黑板上畫好了圖示,抬進了席棚。不同於昨天,還要擺出作報告的架勢,今天完全是同等的討論。
當然,孟有田很巧妙地通過被他改動過的戰鬥經過,將抗日戰爭時期民兵們最常用的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圍困戰、破襲戰、伏擊戰、聯莊戰等都抖落出來。這些東西都寫在了他帶來的資料上,並不詳細,留下了給別人發揮想象的空間。可昨天沒來得及講,便被秦憐芳等人搶跑了。
一種戰術理論必須結合實際,才能立得住腳,才能令人信服。自然而然的戰術行動被賦予了名稱和規範,才會被人們記住,被廣泛地推行。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曆史上,各根據地的廣大民兵和自衛隊,活躍在敵後廣闊的戰場上,依托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紗帳,到處擺開了殺敵的戰場。
原始的大刀、梭標、斧頭,自然界的水、火、石頭,都變成了他們殺敵的武器。這些曾經純樸懦弱的莊稼人,以驚人的膽略和無窮的智慧,在抵抗外敵入侵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動活潑的活劇,創造了許多靈活巧妙、神出鬼沒的獨特戰法,使日本侵略者日夜不寧、心驚膽戰,打得侵略者暈頭轉向、疲於應付。孟有田不過是拾人牙慧,提前將之歸納總結出來,公之於眾罷了。
“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從戰鬥素質上來看,我覺得偽軍才是咱們要重點打擊的對象。”孟有田最後作了總結性的發言,笑著說道:“一呢,可以給咱們練練手,有利於提高部隊的戰鬥素養和勝利信心;二呢,給咱們提供物資,沒槍沒彈,就管他們要了;三呢,還可以幫咱們提供情報,提供方便,使遊擊隊的作戰壓力大大減輕;四呢,偽軍還能給遊擊隊攢人品,給日本鬼子散德性,使遊擊隊爭取民心的工作大大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