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孟有田不是希望這個村子始終隻有這十戶人家。先純後廣,先使所有村裏人都基本上沒有二心,說打就打,說走就走,在統一意誌下才不會出事。
要知道,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十裏村有象李懷忠、小金牙、段大根那樣自私自利、貪生怕死的人,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會受到潛在的威脅。既然孟有田不能把十裏村那些不安全的因素拔除,自然要將家搬到土門村以躲避可能的風險。這可能有點自私,但在現實情況下,卻是無奈的選擇。
準備著,準備著,孟有田以先知先覺的優勢,提前為武漢會戰之後,日益艱難困苦的敵後作戰做著盡可能充分的準備。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和戰略相持的轉折點,也是國共兩黨由合作的蜜月期向分歧摩擦的轉折點。對此,孟有田作為後來人,深深為此感到遺憾。
武漢會戰時期,盡管國共之間的摩擦也有發生,但從總體上看,這個時期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黃金時期。孫中山先生畢生為之奮鬥的民主共和政體,在這時得到了一定的體現。
當時,中國的主要政黨——國民黨和***是一致抗日的,各黨各派也均可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曆史在這裏出現了嶄新的、也是非常奇怪的現象:即各黨各派都堅持自己不同的政治觀點和主張,但卻出現了全國空前的民族大團結。
國民黨在武昌珞加山武漢大學內舉行了該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適應國內政治形勢,製走了抗戰路線。最重要的是決定組織民意機關,製定《國民參政會組織法》,實行國民參政大會製。
國民參政會的人選由各黨派、文化團體、經濟團體和生產者幾方麵產生。該會的性質為谘詢機關,規定凡國家大政方針,都須由參政會討論通過。毛ZD、周EL等人都入選為參政委員。
***在武漢創辦的《新華日報》,公開在全國發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該報書寫報頭,題了詞。國民黨高級將領和領導人,知名人士紛紛為該報題詞祝賀。計有馮玉祥、白崇禧、孔祥熙、邵力子、陳銘樞、張治中、石瑛等。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知名人士,也可公開支持該報,紛紛題詞相慶。
這個時期,連毛ZD的《論持久戰》著作,也可以在武漢印成小冊子,在長江方麵戰場的軍隊中發行,一些部隊還可自由選擇《論持久戰》為政治教材,組織官兵學習。
武漢時期的民主共和局麵,雖然短暫,且還很不完善,但它是永遠值得回憶和深思的,那是“希望無窮”的……
在中國的曆史中,總有些相似的片段。在最危險的時候,各勢力、各集團往往能夠精誠團結,一致對外;而一旦危險解除,或者有所緩解,內部的爭鬥和算計便會激烈起來。宋亡於蒙元時,有過類似事情;明亡於滿清時,也有過類似橋段;現在……孟有田想到此,也隻能是搖頭苦笑。
別想得太多,那不是自己能夠影響的事情。盡自己的力,幹好自己的本分,問心無愧就行了。而且自己做的工作也不少,糧食打得多了,能供養更多的軍隊;地雷、地道提前弄出來了,怎麼也能多殺些鬼子吧?何況自己涉足到這段浸透鮮血的悲壯史河中,不僅積極出謀劃策,還勇敢作戰,親手打死過好幾個鬼子哩,這總算沒白來這個時代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