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故人來(1 / 2)

烈日當頭,道路兩旁即將成熟的穀物在炎熱下彎著腰,低著頭。天氣很熱,陽光很足,樹葉在陽光下輕輕顫動,一層淡薄的水汽在空氣中飄過。

地裏的麥子已經開始變黃,在綠色的莊稼地裏有了好些黃燦燦的小塊。麥子身手高大,刀劈斧砍一樣整齊,站在地這頭一推,那頭就動,好象湖麵上起了風。

“這麥子好象沒咱村長得好哩!”秦憐芳坐在車上,雙腳甩打甩打,看著地裏的莊稼,對趕車的鎖柱子說道。

“這是頭一年,有田已經弄得不賴了。”鎖柱子笑著虛揮了下鞭子,說道:“咱村不也全靠著有田的點子,起先他說多用漚的肥料,最少能多打三成糧,誰信哩?打秋收麥,四成也不止。今年看哇,都照他的法子弄了,俺看今年能多打五成不止。”

“那家家都能吃上白麵饃饃了吧?”秦憐芳也為農民增產感到高興,笑著說道。

“是能多吃上幾頓,可也不敢天天吃呀!”鎖柱子說道:“麥子、小米、高梁、玉茭、甘薯,咱們這地界種的莊稼,就數麥子產量少,光吃麥子,得有大半年有餓肚子了。”

“麥子產量少,那為啥還種得這樣多呢?”秦憐芳疑惑地問道:“好點的地好象都種著麥子。”

鎖柱子有些想笑,又忍住了,顯然秦憐芳並不了解農民的情況,才問出這樣沒有常識的問題,他停頓了一下,耐心解釋道:“麥子收得少,可價格高,也容易賣出去。咱農民種了麥子一般不是自己吃的,而是糶精糴粗,用麥子換高梁、玉茭、穀子,再對付些瓜瓜菜菜,這一年才能勉強過下來。而且這麥秸、麥稈能喂牲口,還能編了草帽辮拿到集上去賣,也是個進項。”

當時的情況確實如此,種麥子的農田麵積不小,但農民種麥自己不吃,而是賣掉,以雜糧糊口,將生活需求維持到最低限度。糶精糴粗,以較少量的小麥換大量的粗糧,成為農民生存的一種主要手段。能否吃到白麵饃饃,那可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秦憐芳臉有些紅,為自己並不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而感到慚愧,沉默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回去就把給我的白麵拿走,換成穀子或高粱吧,大家都這麼苦,我哪能光吃好的。”

“看你,這麼計較,咱村還缺了你那十幾斤麥子?”鎖柱子撓了撓頭,也不知道再說啥好,有些後悔把話說得太直了。

“不是缺不缺的事情,而是脫離群眾的問題。”秦憐芳挺嚴肅地說道:“這樣,以後我不開夥了,就上你家吃。”

“啊,上俺家吃?”鎖柱子張大了嘴巴。

“咋,不歡迎?”秦憐芳笑道:“我吃得不多,看把你給嚇得。”

“沒,沒害怕,俺是怕招待不好,讓你笑話。”鎖柱子不好意思地說道。

“笑話啥,你可別光弄好的,把家底給吃空了。”秦憐芳嗬嗬笑著,四下看了看,有些疑惑地問道:“這土門村咋連個放哨的都沒有,咱都快到村口了。”

“放哨的有,隻是咱們看不見,也不知道藏在哪。”鎖柱子說道:“有田願意放暗哨,俺敢說這附近最少有倆,要不是認識俺,早就給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