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旭日從東山頂上蒙蒙升了起來,澄藍的天上淡灑著數方極薄的晴雲,有的白得象新摘的棉花,有的微紅似美人臉上醉酡的顏色。
宋玉敏從酣睡中醒來,滿足地伸了個懶腰,好久沒有這麼沉,這麼放鬆地睡在暖暖的熱炕上了。聽著外麵已經有了響動,她趕緊穿好衣服,走出了房門。
素珍正在生火做飯,女兒已經四歲了,起得倒早,梳著個小歪辮,正蹲在院角的籠子邊上拿草逗弄著兔子,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小妮。”宋玉敏有些費力地屈下身子,笑著拔弄孩子的小歪辮,說道:“你可真勤快,這麼早就起了。”
女孩隻是昨晚見了宋玉敏一麵兒,還有些怕生,眨了眨又黑又圓的眼睛,跑進了東屋,嘴裏邊跑邊叫:“娘,娘,姨起來了。”
素珍擦著手走出來,笑著和宋玉敏打著招呼,“宋同誌,你咋不多睡會兒,身子沉,就該多休息。飯一會兒就好,俺先給你衝碗雞蛋水吧!”
宋玉敏笑著理理頭發說道:“素珍妹子,別這麼客氣,你千萬別把雞蛋都留給我,你給小妮吃吧。”
“夠,雞蛋兩三個人吃也夠了。”素珍把宋玉敏讓進裏屋,不大一會兒又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水走出來,遞到宋玉敏手裏,說道:“雞蛋都是自家的雞下的,沒啥稀罕。孟兄弟說了,一天保證讓你吃兩個。等坐月子的時候,你想吃幾個都成。”
宋玉敏微顯憔悴的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感激地看著素珍說道:“妹子,真得多謝你啊!本來我想自己是生第一個,歲數也大些了,有些怕——”
“怕就多吃,身體壯實了,生娃娃才有力氣。”素珍笑著安慰道:“俺們村別的不好說,可這雞蛋是不大缺的,誰家一天不添幾個。”
“天冷了,這雞怕是就不下了。”宋玉敏慢慢喝著雞蛋水,說道:“再說還得拿去換錢呢,我在百姓家住過,知道這雞蛋的金貴。”
“那是別的村,俺村這養雞的法子不同。”素珍欲言又止,用蛆養雞的事情還是先不說,吃飯前不太合適,她笑了笑,轉身出去繼續做飯。
時間不長,熱乎乎的飯菜便端了上來。湯麵,上麵浮著油花,宋玉敏輕輕一撈,竟然還有肉。
“這,素珍妹子,別把我當客人似的招待呀!”宋玉敏停下了筷子,有些嗔怪地說道:“我又不是住一天兩天,這樣不是趕我走嗎?我也是受過苦的,粗茶淡飯就覺得很好了,到你們村想圖個清靜,哪想到竟給你們添了這麼多麻煩。”
“不是這麼說,俺們平常吃的也不差。”素珍趕緊解釋道:“這肉呢,是打的野地裏的兔子。麥子,今年收成也不錯。”
宋玉敏有些迷惑,不知道素珍說的是真是假,但確實不大了解情況,便轉而問道:“妹子,你一個人,還帶著個孩子,多不容易。以後別把我當外人,我也沒那麼嬌氣,有啥活兒也能幫你幹點。”
“有啥活兒還得勞駕你?”素珍搖頭道:“就說俺吧,拔麥子手痛,背口袋不動,趕車牲口夾套,扶犁溝壟不平。說得不好聽,就是個廢物,該拿著棍兒討飯吃。可孟兄弟他們不嫌乎,讓俺幹點力所能及的,還吃喝不愁。把你安排到俺家,要是照顧不周到,那,那——”
“這樣吧,也不讓你為難,我去找小孟說說。”宋玉敏說道:“嗯,吃過飯我到村子裏轉轉,看看到底是啥情況。”
“宋同誌啊,你是不了解俺們村子的情況,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素珍輕輕打了小妞一下,說道:“快吃飯,東瞅西望的幹啥?”
宋玉敏看著小丫頭,打心眼裏喜歡,挾起塊肉放到孩子碗裏,笑道:“小妮,叫啥名字呀,長得可真招人喜歡。”
小孩子沒應聲,笑著低下頭吃飯。
“唉,還沒個大名哩!”素珍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俺沒讀過書,可想起個好點的名字,就一直拖著。鄉下的閨女,不是這花那葉,就是珍兒啊秀兒的,俺不喜歡。以前住的村子裏,光叫玉蘭的就有三個閨女。大家夥沒法子分別,就隻好叫大玉蘭,小玉蘭,還有一個燒餅家玉蘭!”
“怎麼叫燒餅家玉蘭,她家賣燒餅?”宋玉敏好奇地問道。
“不是。”素珍笑道:“她哥叫燒餅,因為她娘喜歡吃燒餅。”
宋玉敏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也不都是那樣啊,你的名字就很好聽。”
素珍搖了搖頭,說道:“你是念過書的,就麻煩幫俺給小妮想個好名字吧!”
“好啊!”宋玉敏笑著答應下來,“要是覺得不好聽,你再找別人,我讀的書也不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