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無題(1 / 3)

青紗帳,帳字上加青紗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幽幽地,沉沉地,如煙如霧的趣味。遍野的高粱,又叫秫秫,每到夏季,正是它們茂生的時季。身個兒高,葉子長大,不到曬米的日子,早已在其中可以藏住人,不比麥子豆類隱蔽不住東西。

當初給遍野的高粱贈予這個美妙的別號的,夠得上是位“幽雅”的詩人吧?本來如刀的長葉,連接起來恰象一個大的帳幔,微風過處,幹、葉搖拂,用青紗的色彩作比,誰能說是不對?高粱不象黃雲般的麥穗那麼輕嫋,也不是穀子穗垂頭委瑣的神氣,高高獨立,昂首在毒日的灼熱之下,周身碧綠,滿布著新鮮的生機。

當然,高粱的價值不要說不及麥、豆,連小米也不如。然而每畝的產量多,而尤其是百姓家必不可少的燃料。那時候因為交通不便,而且由於經濟的關係,百姓家主要的燃料是高粱秸。如果一年地裏不種高粱,那麼農民的燃料便自然發生恐慌。除去作為粗糙的食品外,這便是在北方夏季到處能看見一片片高杆紅穗的高粱的緣故。

在事變之前的年景,青紗帳一起,也為人們所憎惡畏懼!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季,鄉村中到處遍布著恐怖,隱藏著殺機。通常在黃河以北的土匪頭目,叫做“杆子頭”,望文思義,便可知道與青紗帳是有關係的。高粱杆子在熱天中既遍地皆是,容易藏身,適合劫道打短,比起“占山為王”還要便利。

而在抗日戰爭年代,最懼怕青紗帳的便是日本侵略者。藏身於此的襲擊者,橫飛的子彈,槍,殺,血,死,逃跑,追逐……這一大串的人物與光景,使侵略者感受不到詩人所想象的青紗帳的清幽,在他們眼裏,那是恐怖的“魔帳”。

敵占區的遊擊活動越來越頻繁起來,不光是一支遊擊隊在一個區域騷擾襲擊,而是好幾支,在敵占區的周圍展開行動。從敵占區的邊緣開始,確保區變成了遊擊區,然後又不斷向敵占區內部滲透。

縣城裏的河野浩二感到了壓力,這種季節性的遊擊戰很令人頭痛,加藤的部隊又滯留在根據地的兩個村莊內進退兩難。兵力不足,主要是機動兵力不足,踞守各處的據點炮樓使兵力分散,但自保有餘,進攻不足。是不是該讓加藤撤回來了?這部分兵力完全可以作為機動力量去搜剿那些遊擊隊,或者可以從各個據點替換出精銳的皇軍,把那些遊擊隊趕得狼狽逃竄。

但河野浩二還有些猶豫,他還有殺手鐧沒有使用,還希望加藤能夠獲得突破,使這次嚐試有一個好的結果。

……………

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不斷響起,從康家寨出來的一股敵人在日本顧問的督促下追趕著一支騷擾襲擊的民兵隊伍。

“該死的支那人。”日本顧問停下腳步,恨恨的罵道。

前麵的敵人邊打邊撤,似乎力不能支,又似乎在玩著遊戲,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而越往前追,縱橫交錯的溝渠更多了起來,舉目眺望,青紗帳遮擋了一切,說不定就有黑洞洞的槍口在瞄著他們。

日本顧問猶豫了片刻,命令皇協軍沿著大路兩側的青紗帳搜索前進,時刻提防著突如其來的襲擊,不斷的襲擊和阻擊讓日本顧問很是惱火。

而天色漸暗,使得日本顧問的心情更變得煩躁不堪,對著皇協軍不斷發著脾氣,弄得部屬簡直無所適從。

又約摸走了五、六裏地,在大路的拐彎處橫著一條大溝,前麵搜索的士兵過去了,大部隊來到了溝邊。溝挖得比較寬,不便超越,有些皇協軍試著跳過去,有些皇協軍繞著道走,隊形頓時變得混亂起來。這時,大路左側的青紗帳裏突然響起了一陣排子槍的轟鳴,敵人猝不及防,當即被撩倒了幾個。其餘的皇協軍驚叫著臥倒在地,慌亂的進行還擊。

日本顧問趴在地上觀察了一會兒,命令部隊發起進攻,在莊稼地裏搜索了一陣,那裏已經杳無人影,隻看見遠處的青紗帳簌簌作響,不斷晃動。皇協軍掃了一陣機關槍,也不敢深入,便回轉大路向日本顧問報告。

日本顧問氣憤的揮了揮手,命令隊伍繼續前進。

剛走出不遠,前麵又響起了槍聲和爆炸聲,受傷的皇協軍淒厲哀叫著,隊伍又陷入了混亂。

“鎮定些。”日本顧問趕了上來,怒喝一聲。

慌亂的皇協軍都直挺挺的的僵立在原地不敢挪動,日本顧問用森嚴的目光掃視著這些不爭氣的皇協軍,厲聲說道:“這是小股敵人的騷擾牽製,他們不敢與我們公開交戰,隻想竄入深山。我們必須占領那道山崗,從而徹底堵住敵人潛入襲擊的通路。”

皇協軍趕緊整頓好隊形,繼續趕路。

日本顧問在路邊佇立了片刻,掃視著從麵前經過的部隊,臉上露出了憂慮的神色。說得挺好,但他心裏也沒有太大的信心。隨著高杆莊稼的不斷生長,敵人潛入進來的通路變得難以堵截和防範,抓捕襲擊者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可把兵力都縮在康家寨,無疑是默許和放縱了敵人的行動,他們會變得更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