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象脫韁的野馬,不會以人的意誌而放慢腳步或加快速度,總是在一絲不苟地流逝。受苦受難的人們希望它快點,享受富貴的人希望它停滯,但都不過是一個幻想。
訓練射手,興修蓄水設施,擴展完善地道,伺弄莊稼以待豐收……在忙忙碌碌中,孟有田又過去了兩個多月。田地裏已經一片金黃,又到了收獲的季節,而孟有田布局的收獲卻不止於此,隻是由於消息的閉塞和遲緩,他並不知道他的設想正在變成現實,或者說他的計劃實施順利。
古都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遊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穀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在洛陽城內的一所靜謐的小院裏,月光照著那一朵朵、一簇簇的牡丹,發出了清幽的馨香,葦簾懸垂在廊廡下,真是安靜到了極點。
“……利用坑道隱蔽人員,囤集物資,防敵火力襲擊。表麵陣地上少布兵,坑道內多屯兵。以坑道為依托,利用表麵陣地野戰工事阻擊和殺傷敵人。表麵陣地被敵占領後,為保存有生力量和準備配合二線部隊實施反擊,退守坑道堅持戰鬥。退守坑道的部隊,以火力控製或小分隊出擊的戰法,集中力量保護坑道口,堅決阻敵進入坑道……”
“……坑道內部隊與縱深部隊相配合實施反擊,恢複表麵陣地。步兵、炮兵密切協同,堅守陣地。當敵進攻時,防守部隊的炮兵組成多道火網,集中襲擊集結、衝擊、增援之敵;當步兵退守坑道作戰時,炮兵以火力襲擊占領表麵陣地之敵,保護坑道口,阻敵對坑道的破壞,支援步兵守住坑道;當步兵進行反擊時,炮兵以火力壓製占領表麵陣地之敵,支援步兵奪回表麵陣地……”
書房內,一個矮小粗壯、蓄著短胡須的****上將正在仔細研讀著一張張的抄稿,並不時拿起筆在紙上畫著簡單的圖形。
“以穩定製敵快速;以堅韌對敵強硬;以伏兵破敵銳利;以嚴明對敵秘密。”上將讀到此處,不由得拍案叫絕,“好,言簡意賅,切中要害!”說完,上將激動不已,繞室踱步。
門外傳來了腳步聲,一個中將走了進來,笑著說道:“總司令,我猜您就沒休息,果不其然啊!”
“光霱,快坐。”上將趕緊伸手示意,“你送來的真是好東西,咱們中國還是有能人的,見解精僻,眼光獨到。”
衛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衛立煌將軍20世紀40年代叱吒疆場,所向披靡。在******軍事集團中, 他不是“穿黃袍”(黃埔)“戴綠帽”(陸大)的將領,隻能算是“嫡係中的雜牌”,卻是軍界人人敬仰的常勝將軍。
他從孫中山先生衛隊中普通一兵,當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三星上將、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官、陸軍副總司令! 衛立煌將軍一生最自豪的是:沒有進過學堂門卻陸軍大學畢業;身經百戰卻沒有負過傷。衛立煌是******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隻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卻最不為******信任。
郭寄嶠,字光霱,衛立煌的同鄉。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為第九期炮兵科畢業。曾先後上陸軍大學、國防大學將官班繼續深造。時任第十四集團軍參謀長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全力輔佐衛立煌率部對日作戰。
在中條山防禦戰中,郭寄嶠根據敵我雙方裝備懸殊的實際,重點組織各部隊構築工事,建立側防交叉火力網,誘敵入山再圍而殲之屢屢奏效。敵人雖多次強渡黃河,但都分別被擊退。郭寄嶠還特別抓了電報電碼的變密事宜,盡量不使敵方有破譯的可能,而又頻頻從敵方的廣播和電台中獲取可資利用的情報,當時在軍中有“第一參謀長”之譽。
“總司令是不是有些過譽了。”郭寄嶠淡淡一笑,說道:“光憑隻言片語,還不足以窺其全貌,不過,這些刊載於報端的東西確實提出了很多應該能行之有效的戰術戰法,雖然有些粗疏,但也可以借鑒。”郭寄嶠學識很廣,也是個驕傲的人,輕易不會服人。
“是的,是的。”衛立煌連忙點頭,意識到剛才那樣說話有些對參謀長輕視的意思,“光霱,拔冗見日,還需你這個高才呀,這些建議過於淺薄,看來也不是身經百戰之輩,補充完善還需要參謀長這樣久經沙場老行伍呀!”
“總司令,這是我重新設定的中條山一帶的防禦布署,按照大縱深防禦的構想,我軍防線將改為多層次,一線輕步兵盡量遲滯時間,並相對保存力量後撤;二線重步兵依靠山脈等有利地形和強大的火炮進行陣地防禦;三線以後為機動兵團,在需要的時候進行不同規模的反突擊。另外,調集工兵,在中條山山脈依托原來山洞開挖堅固的坑道工事,並大量儲存飲水、糧食、彈藥等物資,一旦在外圍作戰形勢不利時,便可以撤至山中與日軍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