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失敗,總要孤注一擲,以求一逞。這大概就是日本人的性格特征。
不戰而退,喪失占領地,大島不能接受這個自己軍人生涯的恥辱,他似乎看到了藤澤那嘲諷的冷笑。這樣的想法象毒蛇一樣噬咬著他的心,使他做出了出兵作戰,瘋狂報複的決定。
回到十裏村,大島便組織部隊,準備物資,他已經來不及再從治安區調集人馬,他要在壞消息擴散開來,上麵確切得知這裏惡劣形勢之前,用一次進攻來挽回顏麵。
第二天一早,大島便率領著幾乎所有人馬傾巢而出,隻留下三十多人守衛十裏村。三百多人,這已經是大島手頭所有的兵力了,不算太多,但大島認為在武器裝備上要強過敵人,而且他親自督陣,部隊應該能煥發出高昂的戰鬥力吧!
從良崗莊失守,到大島出兵進攻,短短兩天兩夜的時間,但發生的變化卻讓大島大為吃驚。離良崗莊還有七八裏地的樣子,眼前的大路已經象被暴發的山洪衝刷過的河穀一樣,到處是縱橫交錯的溝渠,舉目眺望,溝溝坎坎,坑坑窪窪,竟然沒有一塊平坦所在。
“該死的支那人。”大島勒停馬頭,恨恨的罵著,敵人尚有如此大的民眾動員能力,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完成這麼大的破道工程,此次進攻是否有些草率,有些冒險呢?
突然,遠處的溝壕中探出幾支槍口,向停滯的日偽軍隊伍猛烈射擊。雖然沒有什麼傷亡,但敵人的隊伍頓時變得混亂起來。日偽軍們驚叫著臥倒在地,慌亂地進行還擊。
襲擊激怒了大島,同時也堅定了他的決心。敵人開始騷擾,說明他們害怕了,想用這種方式阻止部隊的前進。敵人害怕的行動,就要繼續進行,這是一條很簡單的戰術原則。
“這是小股敵人的騷擾牽製,他們不敢與皇軍公開交戰,不要答理他們,快步前進。”在大島的命令下,日偽軍趕緊整頓好隊形,繼續趕路。
騷擾襲擊的戰士邊打邊退,抵抗得並不堅決,日偽軍們邊進攻邊前進,死傷也沒有幾個。但路況的惡化卻使得敵人的輜重大車無法通過,隻好卸下騾馬馱運,隻帶著彈藥,其他物資則留下幾十人原地看守。
大島真是豁出去了,非要用激烈的戰鬥和敵人的鮮血來挽回失敗的恥辱,但他絕沒有想到,正帶著部隊走向深淵。孫子兵法使有雲:將不因怒興兵。他恰恰是違反了這一點,再招失敗而不自知。
動員了兩千餘人,連戰士帶群眾,日夜苦幹,一道完備的阻擊陣地橫亙在良崗莊兩裏外的大路上。看似不過幾道戰壕,卻暗藏玄機,其中包含了孟有田的狡猾和智慧。就在陣地後和陣地側麵,還有秘密的武器在等待著敵人。
打這一仗並不是孟有田的真實意願,但在山林中被困得太久的幹部群眾,從上到下,都不想再把勝利的果實拱手相讓。連續的幾次勝利在加強了武器裝備的同時,也鼓舞了士氣,增加了擊退敵人的信心,這是孟有田所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