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大結局(2 / 2)

許恒這才放心,在眾人麵前病倒後,就開始費力的做安排,等一切都安置妥當,才給文德帝上書一份陳情表。

“臣恒言:臣自幼體弱多病,幸憐父母慈愛,多加照拂,得以康健。

臣門第貧寒,母愛子心切,為吾計深遠,得曉聖人之言,盡力於朝廷。

北境之患,臣深受皇恩,奉命於危難之時,夙興夜寐,不敢懈怠。

惟歎羊羔有跪乳報恩,今吾母身體憂之,難盡孝於膝下,擔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憾,每思之泣涕縱橫。

今四境安定,蠻夷臣服,臣沉珂之體,恐吾朝廷重任,故容稟聖上,恩準臣解甲歸田,榮歸故裏。”

文德帝看了許恒的陳情表,特意派人詢問了許恒的身子真的如此嚴重,還有許恒母親的情況。

發現許恒身體確實嚴重很多,時不時會咳血昏倒,若這在下去確實有可能一命嗚呼。

至於他母親樊氏,去年冬天病情確實加重,今年春天更是不能下地,許恒上書想回鄉的兩條理由都是真心誠意的,並不是真的介意自己之前的猜忌。

這有時君臣關係就跟男女談情說愛一樣,也許一方對你早有厭煩,有分手的打算,可等他真的說出口,對方卻表情平淡,甚至心生歡喜。

哪怕是說分手的人,心裏也會生氣,君臣隻有皇上厭煩的份,哪裏有臣子挑理皇上的呢。

打探清楚後,文德帝也就沒太多多疑猜想,直接下旨賜許恒安定侯爵位,恩準他回鄉修養,侍奉父母,等許恒身體好後,再恩準入朝。

至於北境就按照許恒的規劃,提拔孟壽亭為第一任天落城知府,統領新城建設,至於軍隊則由高鵬飛擔任指揮使,鎮守北境,肖珪則調回京城,職位不升不降,也算對他的優待了。

許恒的陳情表,在八卦的京城內傳開,都知道許恒重病,想辭官回鄉,對此都是議論紛紛。

有說許恒可惜了,立下這麼大功勞,卻不能享福,替他抱不平,也有知道一些內情的私下,許恒這樣也好,畢竟功高蓋主不是好事,之前皇上都針對過許恒。

現在許恒平定北胡,功勞更大,這麼回京,以後難免招君王猜忌,激流勇退也是明智之舉,當然這個說法沒有在民間流傳。

大家隻看到明麵上許恒情真意切的陳情表,感懷許恒的為人,民間對許恒的讚譽絡繹不絕,以至百年後,許恒的經曆在各種演繹話本中都是絡繹不絕。

文德帝二年,安定侯許恒率軍平定北胡叛亂,後因盡孝緣故,辭官回鄉。

大結局完了

親筆的讀者等你們讀到這裏,這篇文章已經算完結,也許有人會認為完結的很是倉促,可是這已經是我當初計劃的結局。

許恒依然會在大周的曆史中,留下濃墨重彩,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

我從開始起筆從沒想過寫什麼翻雲覆雨的龍傲天人物,隻想通過一個古代普通人的視角,跟隨他的生活經曆,看他努力奮鬥的生活。

這篇文斷斷續續寫了一年,因為工作和本人的習慣,文總是會有瑕疵,在次也謝謝大家的包容,接下來幾天我會修改一些錯別字,但一百萬字,全部修改不太現實,隻能盡力而為。

新文在規劃中,不過肯定要過幾個月,接下來會給自己放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