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眺望下一個百年戰神(2)(1 / 1)

簡單地看,20世紀以前的戰爭,是平麵戰爭,或者在地麵,或者在海麵。戰爭在這幾千年的演進趨勢是:越打越遠。

原始社會人們的武器隻有木棒和石頭。奴隸製社會以至封建社會,手工業的發展,為軍隊提供了刀矛和弓箭。公元前四世紀,代表波斯人向埃及人作戰的希臘將軍菲克雷茲,就想到了要把作戰距離盡可能地擴展:他采用的辦法是把長矛加長一半,把劍加長一倍。這種物理性的延展,反映了古往今來所有軍人們所共有的心態:力求在盡可能遠的地方消滅敵人,從而更加有效地保護自己安全。

當火藥槍,滑膛槍出現,戰鬥由麵對麵的廝殺,被拉開到百米以外的距離上進行。人們終於有了在激烈的格殺之中可以喘口氣的距離和時間。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動力的武器,大炮、戰車、鐵甲艦出現,戰爭可以在幾十公裏外突然發起。從陸地到海上,作戰的距離都進一步拉大。刺刀雖然還裝在步槍上,但已成冷兵器的尾巴。

20世紀初,準確地說是1911年,飛機應用於軍事。意大利的一位軍事理論家杜黑說:戰爭的演進曲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點上中斷了連續,突然急劇轉向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它不再是革新,它是革命。

20世紀以後,戰爭成為立體的形態。從此,戰爭的演進趨勢又有了以下的幾大特點:越打越高,越打越快。

如果形象地理解,20世紀前的戰爭,是一條越長越長的大蟒;20世紀的戰爭,則是一隻一飛衝天的蒼鷹。

核武器與空中力量結合,使戰爭越打越大。

後來,電子信息技術又和空中力量抱在一起,使戰爭越打越準。

進入21世紀,本?拉登橫空出世。很多人隻是跟著美國的政治話語,瞎嚷嚷著什麼恐怖分子;但這些人並沒有意識到,就軍事意義而言,本?拉登其實足可稱為新世紀的戰爭大師。他的核心戰爭理念是不對稱。正是這一指導思想,讓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正規戰思想體係,讓技術推動著的戰爭形態,突然麵對越打越亂的、始料不及的困境,正是老虎吃天而無從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