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人諸龍光之前曾經在李如鬆門下做事,備受李如鬆的慢待。諸龍光銜恨在心,常常公開詆毀李如鬆。禦史唐一鵬、科給事中喬胤遂指使諸龍光,上疏明神宗,羅列出李如鬆的幾條罪狀,還拿出征倭將軍戚金給李如鬆的一封書信,上麵詳陳和親事宜。諸龍光以此為罪證,彈劾李如鬆。
但是,明神宗尚對李如鬆寵愛有加,言官們的幾次彈劾,他都置之不理。又加上明神宗深恨群臣阻撓議和事宜,所以旨令刑部審訊諸龍光,讓他交代背後指使之人。遭受酷刑之後的諸龍光瘋瘋癲癲,言語混亂。
明神宗火了,四月二十八日下詔,將諸龍光拉到鬧市處死。
五月初一,石星主持朝議,請明神宗降旨一道,命內藤如安回去諭令小西行長,讓日本人全部離開朝鮮。
朝中言官搬不倒石星這塊大石頭,就把矛頭轉向顧養謙,彈劾顧養謙主和的奏折又如雪片般飛舞。
自當上經略以來,顧養謙沒過一天好日子。一出門,就遭到主戰派的圍攻。整天挨罵,提心吊膽。於是奏本一章,呈給明神宗,詳陳冊封日本的詳情,並乞求罷免經略一職,回到兵部。
六月十六日,顧養謙舉薦孫礦,代替自己。
七月初四,明神宗下詔,兵部左侍郎孫礦兼右僉都禦史,總督薊、遼軍務,經略朝鮮禦倭。顧養謙徹底告別煩惱,回兵部清閑去了。
孫礦,字文融,號月峰,浙江餘姚人。孫礦出身於一個顯赫的官僚家庭,是個貴族子弟。他的祖父孫燧做過江西巡撫,獲贈禮部尚書、父親孫升做過南京禮部尚書。幾個兄弟,孫鑽龍做過吏部尚書,孫鋌也是南京禮部右侍郎,孫鑽宗是太仆寺卿。而孫礦自己也是一位久負盛名的古文學家和批評鑒賞家,在文學評論上很專業。
孫礦不像顧養謙,而是傾向於武力征伐,不太讚成議和封貢。但是,封貢議和是石星的既定策略,孫礦也不得不依照行事。所以走馬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撤走駐守朝鮮的劉給廷的五千人。
九月初十,朝鮮派遣工曹判書沈喜壽去遼東,向孫礦乞求留下劉給廷備敵。
孫礦罵說:“貴國自己不認真選練兵馬,協助明軍防守。專門依賴天朝,這恐怕不是複國之計。天朝怎可為了屬邦,常年駐兵朝鮮?即使駐兵了,朝鮮又缺乏軍糧,能行嗎?”
於是劉給廷第二天就撤離了。自從遭逢倭禍肆虐之後,朝鮮饑荒接踵而來,民間嚴重乏食,不得不易子而食,析骸而炊。每天都有千餘死屍填滿溝壑,其慘狀直叫人滾淚。劉給廷駐兵期間,軍紀整肅,秋毫無犯,又可憐朝鮮士民,摳出口中的糧食,用來拯濟朝鮮軍民,朝鮮人賴以存活。
劉給廷撤兵,宣告了以石星為首的主和派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6.封倭定議
在石星的主持下,冊封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依照冊封屬國的程序,十月二十三日,石星上疏明神宗,繼而明神宗下詔,讓內藤如安入朝,接受朝廷的冊封。如果日軍再不走人,那就讓大明的勇士們去解決。
緊接著,石星又在十一月初四上書,既然首肯日本封貢,應該命令遊擊姚洪召內藤如安入京城,暫且寄居在朝陽門外朱氏莊沈惟敬的家中,按朝鮮、琉球屬國禮儀,覲見明神宗,接受冊封等。石星又派遣遊擊陳雲鴻、沈嘉旺,去朝鮮釜山,偵探日本軍情,宣諭小西行長速速撤兵,以等待冊使的到來。
十二月十二日,內閣首輔趙誌皋上一道奏折,請明神宗禦臨午門樓,召見內藤如安。明神宗懶洋洋答說:“還沒有仔細審問夷狄詳情。”下旨兵部,讓釜山的日軍撤盡之後,才可以封貢日本,不過先要在京城左闕門詳盡審訊內藤如安。
十四日,明神宗神采奕奕地君臨午門樓,見了內藤如安一麵。召見之後,明神宗就旨令多位官員在京城左闕,當麵與內藤如安筆寫翻譯對話,清清楚楚地申明了冊封的三個必要前提:
一、勒倭盡歸巢。
二、既封不與貢。
三、誓無犯朝鮮。